五一轻装出行,倍思科技以“实用而美”重构数字生活新范式
五一将至,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启了“轻装上阵”的出行模式——行李要轻、装备要简、体验要流畅。从一线三头伸缩线,到集快充、收纳、便携于一体的移动电源,全球超3亿用户选择的Baseus倍思,正在用一件件“实用而美”的产品,成为现代人出行兼顾效率与体验的“充电搭子”。
近日,Baseus倍思上新倍思灵动充伸缩线充电器67W 3C。作为伸缩线充电产品全球销量第一的品牌,倍思在灵动充伸缩线充电器上沿用王牌设计:自带82厘米伸缩线,附带磁吸收纳自动归位,黑科技氮化镓技术实现主流设备安全快充,温控再降6摄氏度。这款半手掌不到的充电器,集合诸多亮眼设计,直击当下年轻人爱出游、不喜多带装备的痛点。
从倍思极客充、nomos桌面充(140W),再到新推出的倍思灵动充(67W),Baseus倍思不断升级的产品功能,玩转安全快充、灵活便捷,在满足消费者好用的场景体验里不断驱动技术落地。年轻人说走就走的出游场景与快节奏的出差旅程,轻量出行已成为大趋势,如何在这样的场景下实现性能突破,成为消费电子品牌们的突围关键。
️把“实用而美”发挥到极致
️灵动伸缩、畅快出行的“充电搭子”
当高频差旅与多设备通勤成为都市白领的生活写照,不带充电线的传统充电器很难满足年轻人的高效生活节奏。作为线充一体化设计的“元老级”、“扛把子”选手,Baseus倍思的伸缩线充电产品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此次上新的倍思灵动充 67W内置 82cm 自由伸缩线,可以随拉随用。
针对用户对自带线充电器易损、易断的耐用性担忧,倍思灵动充线身采用军工级超柔韧环保 TPE 材质,历经30000 次拉伸测试、1.1 万次摇摆测试,五年使用长效如新。
82cm的线充长度,既避免了短线材频繁弯腰插拔的不便,又杜绝了长线材缠绕打结的困扰。支持 8 段自由调节的设计,让它能灵活适配高铁小桌板充电、机场充电桩、酒店床头柜等高频场景。搭配灵动伸缩的插线、可折叠国标插脚,收纳好的倍思灵动充,如小包纸巾这样的大小,灵巧机身仅198g 重量。
把小巧实用发挥到极致,在性能上倍思灵动充也足够给力。采用氮化镓技术,支持多种主流协议,倍思灵动充可以给市场上主流设备进行闪充。67W快充输出,3个C口能同时为三台设备供电,无论是iPhone、安卓手机、电脑、平板,还是无人机、投影仪,一个充电器就能搞定。
支持三重控温,倍思灵动充在安全性能也同样令人惊艳。材料上使用的是由石墨烯与高分子导热硅基材料组成的超导热散热组合,结构上首次引入3D导热设计,系统上搭载品牌自研的BCT控温技术和AI智能检测系统,倍思灵动充在以为产品控温基础上,再将充电温度降低6℃,持续守护电池健康。
️消费电子“必胜技”
️深耕用户需求做技术创新
把“实用而美”的产品追求发挥到极致,Baseus倍思还有极客充、nomos桌面充(140W)这样的王牌产品。不管是搭载100W大功率输出技术、快速击破“用电焦虑”的倍思极客充移动电源 ,还是直击桌面杂乱痛点的nomos桌面充,倍思科技众多充电爆品的背后,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耕。
全球超3亿用户选择、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Baseus倍思出圈的密码,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做技术创新。比如,连续四年在全球销量稳坐第一的伸缩线充电产品。倍思小小的伸缩线,不仅有国家专利认证,更在场景适配上充分理解用户痛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升级,“轻量化”和“精简”成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出门在外,充电线太长不好收纳、弄得包内乱糟糟;居家充电,各种线材堆叠影响美观;车上充电、会议充电、酒店床头充电,各种使用场景对用线长度并不一致。
基于对用户场景化需求的深度洞察,倍思科技自2016年布局伸缩线领域以来,从单一充电线延伸至多元场景,诸如多合一的快充插线板、车载充电器以及车载充电拓展坞、以及移动电源、充电器等品类,把充电场景的“全伸缩”改造进行到底。
再比如,以黑科技氮化镓技术实现安全快充。作为新型半导体航天材料,氮化镓GaN因其高耐压、高频率、性能稳定等特性,被市场关注。但如何真正实现大面积商用、让消费者受惠?这需要头部企业先行开探。而该技术的应用门槛,也因为要落地搭载在充电器这样小巧的机身和芯片之上,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据悉,倍思科技作为在充电产品中导入GaN的首批企业,对GaN在充电产品的应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倍思就率先探索了氮化镓在快充充电器的应用,2019年倍思洞察用户在多数码产品的需求趋势下发布了全球首款三口65W氮化镓快充充电器,到2025年氮化镓快充充电器销量领跑全球。目前,倍思科技已把氮化镓技术应用到全品类中,并配合伸缩线设计丰富用户体验,未来会持续引领充电产品的不断升级。
如今Baseus倍思累积服务 60 亿人次,每年新增超过 1 亿只实用而美的产品陪伴全球消费者。中国作为消费电子的生产及消费大国,头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运用,将持续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消费者对于“轻量出行”、“高效智能”等美好生活需求,也将在一轮轮技术革新中更好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