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彻底改变了AI估值逻辑,“马斯克模式”行不通了?
微信
凤凰网科技讯 5月1日,金融时报发文, ️马斯克希望X能成为一款“万能应用”,一个将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和支付功能无缝融合的平台。多年来,他的愿景也被美国媒体简称为“马斯克要搭建‘美国微信’”。他的人工智能企业xAI旨在将人工智能直接融入用户体验中。据报道,马斯克正为此寻求200亿美元的新融资,这将使公司估值超过1200亿美元。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者的信任。
然而, ️在中国,一个更为清醒的现实正在形成,这可能会迫使人们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马斯克的模式,以及当今人工智能估值背后的那些普遍假设。
近几个月来,腾讯一直在悄然改写应用程序中人工智能的运作模式。 ️腾讯没有进行大肆的融资活动或营销宣传,而是将DeepSeek直接整合到了微信中。微信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微信就已经将即时通讯、支付、医疗、交通、购物和商业服务等功能整合到了一个无缝衔接的单一平台中。通过几次渐进式的更新, ️人工智能被直接融入到了用户体验中,成为了平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用户已依赖的各项服务的自然延伸。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 ️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就需要进行垂直整合:从基础模型到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对一切环节进行掌控。这种逻辑与马斯克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功如出一辙,在电动汽车领域,对设计、制造和销售的端到端控制带来了明显的优势。但如今,这种态势正在迅速改变,引领这一变化的正是中国的科技巨头们。 ️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快速商品化的领域,成本效益和整合速度正成为利润率和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合作带来的价值可能与拥有控制权带来的价值一样多。那些继续投资扩大垂直整合人工智能业务版图的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回报压力越来越大。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种转变来得不是时候。X公司仍然背负着高额的年度利息支出,而且自马斯克在2022年末收购推特以来,广告收入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xAI公司的格罗克Grok模型在企业级应用的普及程度上仍在追赶OpenAI的GPT-4模型和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模型,后者已经通过企业合作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理论上讲,新的资金注入可能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但实际上,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优势的本质已经超越了马斯克的垂直整合模式。
xAI的财务状况仍在发展之中。该公司去年告诉投资者,其年收入有望超过1亿美元。在这样的规模下,即使按照较为宽松的估值标准,其估值也只会略高于20亿美元,尤其是考虑到它在企业市场尚未取得显著的业绩。综合来看, ️更现实的估值可能接近200亿美元,远低于马斯克在最近X公司和xAI公司合并时所给出的1130亿美元的估值。
与此同时,在中国,估值倍数甚至更低。除了马斯克的情况之外, ️腾讯的人工智能战略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迎来一次根本性的估值调整。靠技术创新获得高额估值溢价的时代正在结束。马斯克的超级应用梦想如今面临着一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且成本低廉的世界。在人工智能的下一阶段,衡量成功的真正标准将不再是一家公司能筹集到多少资金,而是它以多小的投入就能取得胜利。(作者/陈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