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物理学家发现了“时间双向流动”的证据,并且是不连续的
时间的单向流动,几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现象之一。无论是从早晨的日出到夜晚的日落,还是从一杯溢出的牛奶扩散到桌面,时间总是“不可逆”地流逝。这一现象,我们从小便耳濡目染,以至于再自然不过。然而,直到今天,科学家们仍在探索时间的真正面目,尤其是在量子力学这一微观世界中,我们似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时间,可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单向流动。
这个发现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量子系统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分析,揭示出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量子世界中的时间,或许是可以反向流动的。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个时间向前流动的过程时,是否能也假设一个时间反向流动的场景?如果牛奶可以回到杯中,或是热水可以重新变冷,那么时间的流动是否仍然是我们所习惯的单向性?
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索,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他们指出,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感知时间的流逝,但在量子层面,时间并不像我们感知的那样不可逆。萨里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量子力学中“开放量子系统”的建模,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时间的流动不仅可能是双向的,而且这种“反向流动”并非一种悖论,而是数学和物理上可以成立的现象。
️01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时间,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经验之中。我们见惯了牛奶洒出后无法再回到杯中,见惯了钟表滴答作响,感知着一分一秒的流逝。时间仿佛从来不会倒流,这种不可逆性深深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殊不知,时间是否真的是单向流动的?科学家们对于这一问题已经讨论了几个世纪。
传统的物理定律,特别是经典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明确限制时间的流动方向。在数学模型上,时间的正向和反向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牛顿的运动定律中,若将速度的方向倒转,物体的运动轨迹依旧成立。尽管如此,我们的日常经验却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直觉感受:时间似乎只能朝着未来流动,不可能倒流。
而这种“不可逆性”的真正源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力学中的“熵增原理”解释的。熵,是衡量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的增加意味着系统趋向更加混乱的状态。因此,牛奶洒到桌面上,物质的分散过程带来了更高的熵,而这种混乱的状态显然是不可逆的。熵增的方向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时间流动方向。可是,在量子层面,这一切却并非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