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周成虎: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下一个10万亿级别的产业

2025-04-2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4月28日晚,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院士专家行”分论坛在福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在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谈到,目前我国消费级无人机水平已遥遥领先,但载人无人机、大型无人货运机等发展还有明显欠缺,装备制造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是未来的重点发力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 主办方摄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连续两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吸引着各地加快布局低空产业。

4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姣娥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即将推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该报告统计,目前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低空经济相关地方性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另有82个城市出台了低空经济支持政策。周成虎认为,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2025年则可能成为低空经济爆发的起点。

为何发展低空经济如此重要?周成虎表示,一方面,低空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后者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空域作为我国重要战略资源,有形成一种新经济体系的潜力,包括载人、运货,飞行服务三类。在他看来,未来低空经济可能和如今的汽车工业一样,成为下一个10万亿产值级别的产业。

周成虎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消费级无人机水平已遥遥领先,但载人无人机、大型无人货运机等发展还有明显欠缺,装备制造方面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是未来需要重点发力的方向。

他还指出,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空域资源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从前我国空域资源的管理方式大多是“军民同管”,且以“军”为主,各地政府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因此,建设好空域管理的四大基础设施,即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各地部门可能在短期内还看不到经济收益……但长远看是有好处的。”

谈及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周成虎表示,它意味着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表空间再向高处增加100米-300米,人类活动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此举历史意义重大。“低空域的开发利用有可能像人类曾经穿越海洋发现新大陆一样价值重大,它将重塑全球的社会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 李玲 杨文君 发自福州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