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机器人专题报告:新材料推动具身智能突破能力边界
今天分享的是:中航证券-机器人专题报告:新材料推动具身智能突破能力边界
报告共计:31页
该文档围绕机器人相关的新材料、部件性能等展开探讨,核心内容如下:
1. 材料性能对比
- 金属材料:镁合金与铝合金相比,密度轻33%,比强度高50%,减震性能的抗震能力高3 - 18倍,但加工成本综合高20 - 30%,耐腐蚀性差需表面处理。镁合金用于轻量化尖端领域,铝合金是传统工业主力。
- 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PEEK在多种性能上表现出色。刚性方面拉伸模量达4300MPa ,在刚性较好的情况下韧性并非最低;耐热性能佳,长期使用温度为250℃ ;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为0.4 ;耐腐蚀性能优良,耐化学性能值达9.27 。不过其价格较高,2022年国内市场价格为33.7万元/吨。
2. 传感器与传动方式
- 传感技术:电容式、压阻式、压电式等多种传感技术各有优劣。电容式灵敏度高但对噪声敏感;压阻式频率响应高但可重复性差;压电式可靠性高却仅适用动态检测等。
- 传动方式:腱传动能实现多自由度和远距离动力传输,但影响位置精度且控制难度大;连杆传动刚度好、出力大,不过结构复杂、柔性不足;齿轮/蜗轮蜗杆传动驱动灵活,但手指闭合时间长;人工肌肉(液压/气动)技术尚不能满足机器人手爪精确抓取需求。
3. 机器人相关材料与部件
- 灵巧手材料:不同年份的灵巧手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和材料,如腱 - 滑轮传动搭配软管、钢丝、合成纤维等材料。
- 电池技术:介绍了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以及不同固态程度电池的特点,如液态到全固态电池中液体含量变化,还有不同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的性能对比,像高镍三元、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在理论克容量、成本和电压平台方面存在差异。
- 其他材料:对比了碳陶材料、铝基碳化硅、传统钢材和铝合金在密度、耐温性、刚度、耐磨性、制造成本和加工周期等方面的性能差异。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