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步,与观众共情,北影节创作论坛举行

2025-04-2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4月23日下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作论坛:与时代同步,与观众共情”活动在郎园Station圆满举行。五位电影人——法国演员于佩尔、《狮子王》导演罗伯·明可夫、饶晓志、陈茂贤、孙海鹏齐聚一堂,畅谈如何通过真诚的作品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探讨如何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做出回应。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市电影局联合主办。

**塑造“真实的人”是演员的使命**

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著名女演员,凭借《她》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在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她谈到通过角色与观众共情的技巧时表示:“导演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导演。对于我来说,我演绎的是真实的人,而非抽象的角色。”她认为,演戏时就像是与另一个真实的自己或他人相遇,“也许是观众中的某个人。”她强调,每次表演都要挖掘自己身上所有的潜力,展现人物的多样性和神秘性。

**AI无法替代电影的人性内涵**

谈到AI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罗伯·明可夫,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和《精灵鼠小弟2》的导演,表示AI在高效性上令他震惊,并透露:“我们也在使用这种技术,希望它能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故事。”然而,他坚信,尽管AI技术不断进步,但如果电影失去人性的部分,最终将是悲剧。电影要打动观众,就必须创造出能够共鸣的故事和情感图景,这一切依然需要人类的智慧与情感投入。

**文化符号为故事赋予独特魅力**

《雄狮少年2》导演孙海鹏近期参与了柬埔寨的影片展映,他提到,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同,观众却能从电影中的文化符号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特别是电影中的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符号。他认为,合理地运用这些文化元素,能够给故事增添独特的质感。对于国际观众而言,这种元素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促使他们了解和接触中国的文化。

**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的变迁**

aspcms.cn

饶晓志,执导过《万里归途》《无名之辈》的导演,谈到自己对现实主义的坚持时表示:“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死问题,生死面前大家是平等的。”他认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故事,是将普通人置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考察的过程,正是这些故事展现了我们作为普通人的英雄气概和悲壮。

**电影的创作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破·地狱》的导演陈茂贤分享了影片的创作故事,他透露,外婆的去世成为了影片创作的触发点。他认为,在生死面前,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中浓厚的情感,才能真正走进导演的创作世界,使作品取得成功。

**十部京产电影项目推介**

为了推动电影作品更好地与观众对接,今年北影节特别设立了“中国银幕北京佳作”项目推介环节。包括《东极岛》《独一无二》《好工作!》等十部京产影片的主创团队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影片的亮点。

北京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提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一直在电影创作方面进行高度投入,持续优化创作生态,扶持优秀作品。今年,北京市的电影创作项目资助已达到67部,较去年翻倍增长。北京的电影产业正在为中国电影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论坛重点讨论了电影创作的使命和责任,强调新时代的国产电影应更加关注观众的情感需求,创作出具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