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热播引爆牡丹经济,传统文化IP出海绽放新韵
2025年4月29日刊| 总第3951期
古装剧每年都是能够调动各年龄层受众热情的市场刚需,也是国产剧出海的一员大将。
一方面,古装剧往往以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展现古代社会的风貌、人物的生活场景和状态,唤起观众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古装剧通常会通过人物的成长、爱情、权谋等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让观众与角色一同经历喜怒哀乐,产生代入感和沉浸感。
今年的古装剧中,令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让杨紫和李现实现CP二搭的《国色芳华》,这也是芒果TV和华策影视在2025年第一季度联手推出的重磅大剧。
在近日举行的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荣耀之夜上,《国色芳华》摘得年度电视剧、年度优秀制片人、年度优秀导演等荣誉。
春交会期间,由《影视独舌》创办人李星文主持的剧集创作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芒果TV编委会副总编辑、版权中心总经理任旭,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执行总裁张灼,《国色芳华》导演丁梓光,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现场分享了不少关于这部剧制作背后的故事,话题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呈现、剧集+文旅与IP运营方面的思考。
️唐风国潮与现代悦己相结合
️实现《国色芳华》产业链全落地
《国色芳华》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作家意千重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商户之女何惟芳(杨紫饰演),在花鸟使蒋长扬(李现饰演)的协助下,凭借培育稀世牡丹的高超技能和过人的经商头脑,带领一众命运坎坷的女性开启创业之路的故事。
在文化传承方面,《国色芳华》全方位展现了盛唐的恢宏气象,激发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新华社盛赞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点赞了剧中牡丹花开的中式审美,光明日报则高度认可其“小人物突破困境、勇敢前行的故事”。
在故事呈现与人物塑造方面,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对《国色芳华》的故事人物做出点评,高度肯定其刻画的女性成长传奇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认为该剧为落地古装题材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中式美学、历史质感与花卉行业的呈现上,《国色芳华》力求扎实,从筹备到摄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学界与地方的倾情支持。正片上线之后,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获得了国家级媒体的一致认可。
《国色芳华》主建筑取景乐陵影视城,主场景中四个建筑群均由剧组自主设计,包括府邸、园林、街道、酒楼、河道、码头等。无论是百花争艳的芳园、奢华气派的蒋府,还是熙熙攘攘的东西两市,都独具特色,体现的是盛唐长安的繁华和包容气度。
牡丹作为重要意象,贯穿《国色芳华》全剧,它富贵繁荣的象征意义与唐朝的盛世景象相吻合。剧中不仅扎实地展现了女主何惟芳种植名贵牡丹的技巧,从土壤的选择、灌溉的方式,到温度的控制,病虫害的防御等,还展现了牡丹在唐代如何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更以花喻人,用传奇的故事赋予牡丹“逆境中绽放”的精神内涵。
有了专门为剧集打造的影视城和牡丹花卉展,为了呈现出美轮美奂又身临其境的盛唐美学,制作方还要在保养、维持和调色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剧组克服天气因素,制定了跨时间与地域的花卉供应方法,租了暖棚和冷库,控制牡丹的花期,确保能够使用牡丹的新鲜花材,保障剧集的拍摄需求。
其次是打光,《国色芳华》力求还原真实。日景多用自然光影去呈现,没有用现代感的布光,夜戏的光源多采用烛火自然光,让剧集形成落地的生活流质感,让观众相信是特定朝代发生的故事。
并且,《国色芳华》中的“牡丹热”,既是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气象的缩影,也代表着着何惟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身处逆境仍然顽强的抗争精神,同时暗合了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时代的互动性,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完成了一场对盛唐文明的沉浸式体验。
《国色芳华》也是芒果TV与华策影视继《去有风的地方》之后,再次携手打造的剧集+文旅产业链落地的成功案例。芒果TV编委会副总编辑、版权中心总经理任旭,在剧集创作论坛上,阐述了国色芳华如何实现古装剧的年轻化表达。
“Z世代对国潮的认同感远超预期。”任旭称,《国色芳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青年用户的情绪共鸣的洞察,一方面重点表现了女主牡丹培育的情节,另一方面通过青春、情感元素让历史的表达更轻盈。导演则着重于视觉表达,对画面风格、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构想,打造出了《国色芳华》这一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传统文化IP。
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执行总裁张灼,站在华策的角度解答了为什么《国色芳华》具备了全产业链开发的可能性。
“《国色芳华》的成功源自于华策集团的整体布局以及主创、主演团队的倾心付出和用心打磨。精良的制作、年轻化表达引发了观众的认可和共鸣,顶尖主演的加盟和精彩的表演、导演的审美和精益求精都使《国色芳华》具备了全产业链IP开发的首选目标。现在看到牡丹之都和相关园区成为旅游热门地点、牡丹花农订单激增,再次验证了头部项目的社会价值。”
值得欣喜的是,在播出期间,《国色芳华》不仅连续多日蝉联各大热度榜单榜首,其在国际传播方面的表现也相当亮眼。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次强有力的传统文化审美和价值观输出。
剧集于1月8日起上线Netflix、VIU、VIKI、Line TV 等各大国际平台,涵盖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8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后,《国色芳华》迅速登顶各大海外平台排行第一,展现出强劲的霸榜实力。
其中,该剧在播出期间占据国际流媒体平台网飞(Netflix)区域电视节目排行榜榜首,超越了现象级作品《鱿鱼游戏2》及同期上线的其他韩剧。在越南,该剧开播仅两天便荣登K+平台观看时长排行榜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国色芳华》在VIKI平台上线首日便获得了高达9.8的站内评分。VIKI还特地为剧集设立了小语种翻译团队,支持包括希伯来语、法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波兰语和英语在内的9种语言,极大丰富了全球观众的观看选择与体验。
️《国色芳华》匠心打造盛唐美景
️“牡丹热”助力菏泽文旅
为全方位展现唐朝之美,在筹备阶段,《国色芳华》主创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深度合作,并进行多地调研,走访多位专家,围绕牡丹培育、牡丹文化、牡丹衍生产业、唐代民风民俗、唐人起居、唐建筑园林等唐文化及牡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调研。
随着该剧热播出圈,# 在热搜上居高不下,菏泽60万盆、价值1亿的催花牡丹销售一空。菏泽牡丹区牡丹产业协会秘书长、菏泽花王产业园负责人赵文双在采访中透露,菏泽牡丹销量峰值今年提前3天到来,销量比往年同期增长1/3,认证了《国色芳华》送来的流量支持。
不仅如此,洛阳的牡丹酥成为热门美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据一家老字号的牡丹花酥老板介绍,《国色芳华》播出前,每天的销量大概在几百份左右,现在日销量轻松突破了2000份,增长了数倍之多。另有商家表示,开业一个小时,牡丹酥就售罄了。同样火爆的美食还有河南浆面。
同时,景区牡丹博物馆打卡、龙门石窟快闪洛阳,满城尽是《国色芳华》。
《国色芳华》的主要取景地德州乐陵影视城,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剧迷的打卡胜地。
随着剧集热播,这股“牡丹热”还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持续扩散。
4月2日至22日,“十四省名城联动千万里国色芳华”活动,以“国色芳华”为主题,展现14座城市的牡丹特色、牡丹产业、风土人情,借助文字、图片、直播等全媒体报道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方位展现牡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发展的蓬勃生机。
太阳宫牡丹园也与《国色芳华》进行深度合作,在整个园区内复刻了一部分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如“花满筑”和“何惟芳小院”。现场除了赏牡丹,还能体验穿汉服、品美食、购手工文创,构建出“可逛可玩可拍”的沉浸式消费体验空间。据了解,牡丹节将持续到5月5日。
此外,在莫斯科举办的《国色芳华》快闪活动对于唐朝服饰的展示、唐风古韵的爱情故事的演绎,也让东方美学与国外城市景观联动于一体,让全球感受到别具一格的东方美学魅力。
️主创解码《国色芳华》制作及营销思路
️每处细节都经过推敲
在春交会剧集创作论坛现场,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执行总裁张灼、《国色芳华》导演丁梓光谈到山东乐陵影视城的设计思路,为大家揭秘如何落地打造出人们理想中的大唐盛景。
据悉,影视城从最初修建到完工,前后修改了八、九版之多,导演在期间进行了严格的细节把控,大到建筑、府邸、水系,小到房檐、玉算盘,都经过了反复比对和修改,力求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值得细品的好作品。
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说《国色芳华》播出期间,观众追剧过程中对于服化道细节的研究热情不低于嗑CP。当时,在微博上有大量的唐代美学和文化类解读,观众对于盛唐礼制、服饰妆容的喜爱和分享欲,通过《国色芳华》被完全释放了出来。
比如剧中的美食,牡丹酥、鲜花饼,唐代的妆容、服饰,都在网友的二次加工和创造下得到了还原。基于剧中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到整个项目传播中,为大家科普剧中的牡丹文化、花鸟使等历史知识。
伯莉提到,观众期待看到的“与我有关”的故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剧集展现的是我本人;第二层,剧集展现的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而《国色芳华》正是做到并做好了这两点。
《国色芳华》在海外播出之后,也掀起了有关中华文化的讨论热潮。许多外国友人记录并发布自己观剧的反馈。
加拿大网友“凯文和辛迪”被剧中呈现的大唐美学深深折服,并分享了自己嗑剧中CP“芳名远扬”的感受;
澳洲网友“Andre”分享自己从《国色芳华》中了解与学习到的中国文化,并对剧中呈现的婚嫁习俗兴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