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发现对华为的制裁漏洞,正在国内培植同质企业挤压华为

2025-05-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其实从2019年5月美国第一次制裁华为开始,美西方就一直没有放弃对华为的结构性围剿,制裁和打压华为就是西方针对我国科技的斩首行动。

这里我们捋一捋时间线,2019年5月15号,美国正式对华为制裁。然后我们就看到本来已经站稳高端市场的华为手机,本来已经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开始急转直下。在美国、欧洲这些主流市场的份额瞬间归零,甚至好几年无法发布新机。

也正是因为美国制裁,华为不得不断臂求生,把荣耀也剥离出去。在我看来,在华为mate60没有出来这几年,美国和国内的买办阶级是狂喜的。因为美国发现自己过去制裁日本、制裁法国阿尔斯通的套路百试不爽,他们那时候就等着华为手机等终端业务快速衰退,等着它最终完全放弃。

但是期间其实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2022年华为发布了mate50系列手机。在那一年,这个mate50系列卖出了600万台。尽管市场上不断嘲笑华为这一款手机没有5G,但是从它们越来越疯狂的攻击其实可以发现,它们急了。

后来余承东也说了,mate50系列给华为终端业务续了一波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美西方其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或者说制裁的巨大漏洞。那就是美国加上欧洲也不过区区8亿人,而中国是一个14亿人的巨大市场。就算是制裁华为,让他从欧美市场绝迹,国内巨大的市场仍然能给他巨大的生存空间。

这时候,美西方就发现,要想进一步围剿华为,就必须要在国内培养一个或者若干个同质企业,挤压华为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但是大家会发现,就算是老美那一帮公司自己都在华为的竞争下苟延残喘,国内其实很难找到真正能在技术上匹敌华为的企业。

但这对美国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就几乎主导了全球舆论的叙事主动权,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美西方对我们国内的舆论渗透可谓是成果丰硕。不管是水军群体还是殖人群体,都能为美国所用。所以,现在只需要在国内扶持企业和华为缠斗即可,技术不够舆论来凑,把水搅浑让大众不明所以,只要让一部分人讨厌华为就是阶段性的胜利。

在这个方面我想说,从商品的角度上,喜欢和讨厌华为其实都可以。真的没有人一定要求大家要喜欢华为,我觉得喜欢小米、喜欢华为、讨厌小米、讨厌华为都可以。喜欢什么就用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不管任何时候,所谓的支持国产都是在产品本身好的基础上。

假如你是一个垃圾,那再爱国也没有人买,就像过去的国产车。你做得那么烂,谁愿意去买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比亚迪的油车在国内就是一个小众牌子,那时候有钱都是日系、美系、德系。真正国产新能源车起来以后,我们才具备了和日系、美系、德系竞争的资本。但是现在西方的水军做的核心的工作就是两样:第一样就是让大众对美国强大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苏联解体时期,让大众敬畏美国、向往美国。只有这样,美式价值观才能大行其道。第二样就是让大众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低端时期。

可笑,直到现在,还有人一直阴阳很多造车新势力所在车厂的过去,其本质就是为了给他们贴上低质的标签。还有国内很多自媒体账号发布的“我卖了哪里的房子,移民到哪里哪里,买两套别墅自住一套、租一套”的种种话术型视频基本上都是这样。他们就是想要传达一种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意识形态。

这一点,其实从大量外国人第一次来中国那种无比震惊的表情就可以侧面反应我们自己国家其实比外面好太多、现代太多。

我一直建议大家在互联网上不要进行个案对比,而是要进行整体对比。用特例来不断洗脑,就是水军最惯用的套路。他们是从来不敢用整体数据进行对比的,在很多事件营销中也不敢说明前因后果,就是断章起义误导大家。

我们回归正题,现在的华为已经因为舆论影响而被一部分群体讨厌了,所谓的高价低配、爱国营销、过度吹嘘等等的问题。在过去两年,华为出什么,友商也出什么,然后疯狂地告诉大家这就是科技平权,就是让好的科技下放到大家都能买得起的水平。因为基本不需要研发成本,所以可以卖更低价格,再喷华为高价低配,说自己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

我想华为也没有想到自己刚抵御了老美的制裁,刚站起来还要被国内友商背刺。但最可怕的是,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一直在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企业支持,所以明明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但是贝莱德却反向增持,摩根大通疯狂给它站台说它企业前景光明。过去巴不得国内企业倒闭的西方资本和舆论集团忽然变得极为友善和包容。

所以,我认为华为现在之所以收紧技术共享是极为明智的事,核心就是要把老美一众科技公司打趴下的同时,干掉国内背刺它的企业,让大家看看谁真正在自研。等到天朗气清以后,再慢慢共享也不迟啊。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