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眩晕屏”到国际标准,龙岗海归“追光者”重写3D显示规则

2025-05-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16年高交会上,深圳英伦科技的展台前围满人群——一块裸眼3D屏幕中,飞鸟振翅却引发观众眩晕,同行戏称“晕人屏”。创始人谈宝林难掩失落,暗下决心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裸眼3D屏。

8年后的国际显示技术大会,英伦科技4K近似光场笔记本显示器惊艳亮相,屏幕上的岭南醒狮鬃毛根根炸立,甩头间金粉似要溅入观众眼帘。这块龙岗造裸眼3D屏,正以零眩晕、零延迟的性能,将中国标准钉入全球高端显示市场。

从技术追赶到定义国际光场裸眼3D显示标准,这支藏身深圳龙岗的36人研发团队,用十年写下硬核逆袭剧本。

️十年破壁

️从追赶到“反向出口”的技术逆袭

在英伦科技研发总部,谈宝林举起与比亚迪联合研发的车载3D导航屏:车辆模拟颠簸中,立体路标始终“钉”在真实路面。

“我们给每束光装上GPS,让上亿像素自动巡航到人眼。”这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比喻,揭开了场裸眼3D显示技术的核心密码。

这项ASPCMS社区耗时5年未能量产的技术,在龙岗实现不可思议的性价比突破——3D屏增量成本仅传统方案10%,良率却高达80%,比欧美日韩对手高出50个百分点。

秘密藏在“纳米级光学迷宫”:在2D液晶屏前叠加仅1毫米厚的可控透镜阵列,通过上亿个微型光学单元实时调控光线走向。

这是龙岗又一领跑世界的科创产业,如同给光线装上方向盘,精准投送亿级像素。

何为光场3D显示技术?光场3D显示技术作为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定义的未来数字技术之一,能表达光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分布,相比于传统3D显示技术存在聚焦辐辏冲突引起的眩晕问题,光场3D显示技术能够完整描述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为观察者提供能够自然对焦的真实、自然的3D视觉体验。

2013年春,谈宝林站在慕尼黑光电子企业集群的玻璃幕墙前,手中攥着东芝、夏普的考察资料,最终接过深圳龙岗递上的政策礼包——这座连台风天都亮着实验室灯光的城市,将成为他征战裸眼3D“无人区”的起点。

经十五年发展,英伦科技的裸眼3D性能已超过戴眼镜的3D性能,光场裸眼3D视频会议系统、光场裸眼3D车载仪表屏、光场裸眼3D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系列产品成为腾讯、京东方、联想、TCL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第一选择。

截至目前,英伦科技已承接中央级重点项目“超高清裸眼3D显示技术和产业化”等7项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是国内此领域最主要的企业之一。

️科创板冲刺估值20亿

️“龙岗屏”攻入巨头企业供应链

2024年,英伦科技销售额破亿,营收增速超30%,对于只有百人规模的团队来说实属不易。英伦科技怎么做的?

先看创新体系。英伦科技目前拥有行业最顶级研发团队,研发人员36人。于2017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内外上百项知识产权。

再看研发经费。据英伦科技统计,创立至今研发投入超1亿元,这既掌握光场裸眼3D显示技术相关领域核心科技,还实现关键零部件成本可控,将3D屏增量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10%,反向出口至全球。

最后看核心产品。英伦科技核心产品主要包括光场3D显示屏、光场裸眼3D方案提供商。以3D显示笔记本电脑为例,该公司研发的3D屏放在2D显示屏前,配以芯片支撑,控制光的发光方向。加上3D屏后,只比原来屏幕厚一毫米。

翻开英伦科技的合作名录,腾讯、京东方、华为……这些横跨消费电子、高端制造、智慧交通、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内外龙头企业,不仅是全球产业链对“龙岗创新”的集体投票,更像一把把金钥匙,为英伦科技打开了产能跃升的新通道。

据悉,该公司新产线即将动工全球第一条全自动液晶透镜3D显示屏生产线,计划2026年科创板申报,估值超20亿。

️政企共舞:AI“追光者”如何炼成零眩晕黑科技?

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50个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行业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名单,英伦科技的“AI智能裸眼3D显示器”入选,成为聚焦垂直领域的AI 先锋军。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裸眼3D显示作为英伦科技眼中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早在2017年就已布局AI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方案。

在英伦科技的技术词典里,“看”从来不是单向的。搭载自研 AI 算法的显示屏像位精准的“视觉追踪者”,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毫秒级锁定人脸轮廓,顺着睫毛弧度捕捉到瞳孔细微转动,再以纳米级精度计算出人眼在空间中的实时坐标。

这套会“思考”的视觉系统如同无形的光影指挥家,实时调整 3D 画面的光线投射轨迹,让每一束光都能精准钻进观众瞳孔。哪怕你在屏幕前快步走过,立体影像依然稳稳锁定视线移动,实现观看全程零卡顿、零眩晕。

这些AI与裸眼3D融合领域的深度布局与技术落地,并非凭空生长的创新奇迹。当科研团队在实验室为0.1毫秒的跟踪延迟较真时,龙岗区政府同步在政策土壤里播撒创新养分。

2013年,谈宝林团队带着裸眼3D技术雏形“拎包入驻”龙岗大运软件小镇孵化办公室,三年优惠低租金政策让实验室省出首台原理样机;

2017年,4800万元资助到账,引入7名海归博士回归全职加入,助力建成全球首条裸眼3D屏中试线;

2023年,每项专利享受15%税收返还的政策,让算法代码在“政策温室”里长成参天大树……

这种“贴身陪跑”式的支持,催生了令人惊叹的“龙岗速度”:3D屏从技术验证到量产仅需72小时;与腾讯联合设计的裸眼3D通话技术方案实现实时传输,让3D视频通话真正触手可及。

“没有龙岗,就没有英伦科技的今天!”谈宝林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企业与城市的共生密码。

“真正的3D显示革命,不仅是让图像跃出屏幕,更要让中国技术无界穿透全球市场。”谈宝林站在专利墙前,指尖划过世界地图上密布的合作伙伴坐标。窗外,宝龙智慧产业园的灯火彻夜未熄,又一车满载3D模组的货柜正驶向盐田港。这些光学器件,即将在大洋彼岸的展厅、手术室、智能座舱中,续写属于中国智造的“追光传说”。

撰文/视频:李彤晖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