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同学:这个B站UP主,凭什么让央妈和华尔街投资圈都给他打call?
你可能没听过“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但一定刷到过那个“5G有多快”的视频。
凌晨两点半的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这个00后大学生举着华为5G手机,对着镜头说:“我测的不是网速,是中国速度。”
然后画面切换到他用5G下载《王者荣耀》时,隔壁宿舍的4G室友还在加载界面懵圈。
️这条视频在B站播放量破亿,更是让苹果CEO库克点名要和他聊一聊人生。
“何同学”凭借几个测评视频成功破圈,让科技圈和华尔街同时破防。
雷军看完他拆解iPhone的视频后连夜发微博,高瓴资本投资人也开始关注到何同学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把科技评测玩破圈的年轻人,究竟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
️1
2025年4月,何同学花7888元买了块A15芯片。
别人拆芯片用热风枪,他只用一把美工刀;别人展示电路图,他直接给芯片办“葬礼”。
在B站标题堂而皇之写上《把iPhone13拆了做成电子骨灰盒》。
当弹幕刷过万条“暴殄天物”时,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蹲在实验室,用游标卡尺测量芯片蚀刻精度。
“你们知道苹果工程师有多变态吗?”何同学举着放大镜,镜头怼到芯片晶体管沟壑上,“他们为了0.1毫米的走线误差,能把设计图推翻重做47版。”
视频结尾,他把报废芯片封进亚克力盒,贴上标签:
“人类智慧结晶,建议供奉在科技博物馆”。
第二天#何同学拆苹果#冲上热搜时,库克在推特点了个蜡烛。
但让华尔街财经圈炸裂的,是他拆解完芯片后的神转折。
当网友以为这是“为黑而黑”的博眼球,他突然甩出一篇专利论文,原来他拆芯片是为了复现苹果的散热方案。
视频最后,他给小米工程师留言:“如果用石墨烯膜代替铜管,散热效率能提升23%吗?”
️三天后,雷军在发布会发布了新的冰封散热技术。
️2
2025年万圣节,何同学收到封神秘邮件:
“Are you ready for the interview?”发件人ID显示Tim Cook。
当时全网都以为这是恶搞,直到视频里库克真的出现在他宿舍,举着星巴克问:“听说中国大学生都用‘续命咖啡’?”
️这段采访被《华尔街日报》称为“硅谷最成功的碰瓷营销”。
但何同学还有更骚的操作在后面。
当库克聊到苹果产品理念时,他突然掏出个U盘:“您知道中国大学生怎么用iPhone吗?我们给AirDrop
(即苹果ios系统特有的“隔空投送”功能,用于在多台设备之间分享文件,只要将文件拖动到使用隔空投送功能的好友的头像上,就能进行一对一的文件传输,类似于无线网络传输),
起名叫‘隔空甩锅’。”
全场大笑。
️他话锋一转:“其实我们也在思考,科技如何让交流更有温度。”
这句话让库克眼睛发亮,转头就在WWDC开发者大会引用了一模一样的表述。
视频发布当晚,苹果股价微涨0.7%,但何同学的B站账号估值暴涨5000万。
更绝的是,他借着库克送的AirTag(apple独家提供,帮你轻松追踪各种物品),在视频里植入了个“彩蛋”:用蓝牙追踪器拍下宿舍到实验室的158步,最后导出数据做成《当代大学生生存图鉴》。
️这条视频让小红书“大学生活改造”话题阅读量破10亿,直接带动某品牌行李箱销量暴涨300%。
️3
但真正体现他商业智慧的,是那支《我拍到了苹果隐藏UI》。
当全网跟风猜测iOS16彩蛋时,他把iPhone主板泡进液氮,拍下芯片超频运行画面。
视频结尾他对着镜头坏笑:“其实这个功能,苹果工程师三年前就做出来了。”
️三天后,苹果开放了实验室数据接口,某国产手机厂商连夜申请了七项专利。
最让财经自媒体眼红的,是他“躺着赚钱”的能力。
某国产耳机品牌找他测评,他把产品塞进微波炉:“测测高温下降噪效果如何。”
结果视频播放量破纪录不说,该品牌直播间直接卖断货。
️事后品牌方透露:“我们本来预算50万,他开口就要80万,但真值这个价。”
️4
何同学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样东西:高中时期买的《穷查理宝典》,和某投资机构约定的百万级合作合同。
️当科技圈还在争论“内容无用论”时,他已经用内容和流量反哺实体产业。
他测评过的某国产屏幕厂商,股价半年涨了220%;他喊话支持的国产操作系统,社区下载量单日破10万。
️但最让传统媒体人破防的,是他颠覆了内容变现逻辑。
当别人接广告要遮遮掩掩,他直接在视频里挂商品链接:“这个充电宝我拆过,质量确实牛。”
他给粉丝定制的“5G纪念币”,被闲鱼炒到888元,顺带还宣传了一下防伪技术。
️某券商分析师在研报里写:“何同学证明了内容创作者可以成为新型‘渠道商’。”
但这个男生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始终清醒。
当投资人追着要投钱,他却说:“我想先弄清楚,为什么中国年轻人愿意为科技内容买单。”
️最近他悄悄注册了“未来实验室”商标,商标范围涵盖AR眼镜、智能穿戴设备。
看来这个把科技当玩具的UP主,正在下一盘大棋。
️5
在何同学的视频评论区,有条高赞留言特别扎心:
“以前觉得科技离我们很远,看了他的视频,才发现科技早就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世界。”
当70后还在讨论“互联网原住民”,00后已经用科技内容重构商业规则。
从拆解芯片到对话库克,从宿舍博主到资本宠儿,何同学的崛起印证了一个真相:
️这个时代真正的稀缺品,不是流量,而是把硬核科技翻译成人话的能力。
就像他在清华演讲时说的:“科技不该是实验室里的标本,而该是年轻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下次当你刷到何同学的视频,不妨多看两眼这个把科技评测做成现象级IP的男生,正在用一种“不正经”的方式告诉我们:
️中国经济的下一波浪潮,可能就藏在B站弹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