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风波未息,数百车主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市监部门:不予立案,建议走司法程序

2025-05-1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新闻荐读

近日,小米SU7 Ultra挖孔碳纤维前舱盖事件持续发酵。

在SU7 Ultra正式上市两个多月以来,不少视频博主展示他们选装了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挖孔前舱盖下方,跟普通版SU7 Ultra并无二致,而在小米汽车此前的宣传中,宣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从一些网络大V的现场验证来看,挖孔版前舱盖的SU7 Ultra前舱内并无特别风道,空气导流效果有限。

5月7日晚,小米汽车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致歉,并给出了补偿方案。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称,未交付的订单可以进行改配,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

据媒体报道,不少消费者对这一方案并不满意,质疑其虚假宣传,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

准车主西董(化名)讲述,他有两辆油车,今年计划增购一台电车,此前小米SU7的口碑一直不错,在SU7 Ultra上市后,3月份交了2万元定金,并加装了碳纤维前舱盖,目前距提车还有二十周。

5月初,网络各路博主通过验证,坐实挖孔碳纤维前舱盖并无风道之后,西董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因为是自己拿来‘玩’的车,肯定是既要外观帅,又得有性能。现在告诉我4.2万元的前盖只是装饰而已,无法接受。”

西董说,自己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想退掉定金。

西董的订单。图源:受访者

在一个近400人的小米维权群,少数群友已提车,大部分则都是尚未提车的准车主。目前,他们正在寻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但成效有限。

维权群内,不少准车主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他们将相关情况向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承担区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职责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反映,但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多人发给记者的受理记录截图显示,该局受理了他们的投诉,但表示“ ️无法认定反映的主体存在被反映的问题,不予立案”。关于消费者的诉求,该反馈称, ️“经调解,被诉方无法满足,中止调解。建议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14日上午,记者致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未获关于此事的回应。

官方反馈截图,图源:受访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戴盛仪表示,此案中,小米汽车实际交付的产品并不完全具备此前宣传的功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如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

戴盛仪称,已交定金的车主完全可以要求“退一赔三”。

另外,企业如果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向主管部门进行举报、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如有虚假宣传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编辑:余南梅 审定:金官 核发:周立

️点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