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1744期)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预算不足,美拟缩减空间站活动

2025-05-1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罗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意在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政策举措》围绕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加强财政政策、央地联动和打造科技金融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7方面15条举措,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其中提到,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支持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引导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

️#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该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机构。

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

特色金融服务: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智能风险控制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为境外机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金融监管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确保风险防控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匹配。

保障措施:支持出台住房、人才、教育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为具有金融领域职业资格的境内外专业人士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广州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

️首届地磁探测卫星国际研讨会在澳门开幕

️籍围绕地磁卫星探测技术、数据分析、应用及科学研究展开深度对话

5月13日,由欧洲航天局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Swarm卫星与澳科一号卫星联合科学会议”在澳门科技大学开幕。来自全球37个顶尖科研机构、覆盖五大洲的百余位科学家与政府代表齐聚澳门,标志着这一国际科学盛会首次登陆澳门。

会议围绕地磁卫星探测技术、数据分析、应用及科学研究展开深度对话,彰显了澳门作为国际科研合作枢纽的独特魅力。与会者包括欧洲航天局官员以及来自美国、丹麦、瑞士、英国、捷克、希腊、澳大利亚、法国、挪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代表,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学家。

本次会议是国际航天科技合作的典范,体现了澳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努力。随着“澳科一号”卫星的高精度科学数据积累和未来“澳科二号”卫星的发射,澳门科学卫星将持续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服务澳门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

️超1000公里!全球首例,成功接通

近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性地将QKD和PQC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抗量子计算密钥分发与密钥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已具备商用能力。

与此同时,全球首例基于该融合密码体系的跨域量子密信电话成功接通,通话距离超过1000公里。这标志着QKD与分布式密码架构的深度融合将重塑全球通信安全边界。

该分布式密码体系采用三层解耦架构,包括“量子网络层”“密码服务层”和“应用接入层”。目前,该体系架构已通过多场景验证,并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基于“QKD+PQC”的融合密码技术体系迈入可规模商用的新阶段,实现了新一代量子安全基础设施的体系化技术突破。

️#

️中国电信将在老挝举行"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会

️已覆盖中国及东南亚17个国家和地区

5月14日中电信官方账号发布了即将在16日召开"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老挝发布会"的公告及产业链合作伙伴邀请“ 2025年5月16日:老挝万象. 诚邀产业链合作伙伴共谋发展"

目前,中国电信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已覆盖中国及东南亚1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卫星用户规模已达数百万级。2025年,中国电信将“出海”拓展国际业务作为业务发展的关键词,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其业务模式包括基于本地码号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合作和基于天通国际码号的卫星通信保障服务。

中国电信已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运营商开展了技术对接测试,进展顺利。年初,中国电信表示与老挝某运营商的合作业务已基本具备实际运营能力,正在申请落地运营牌照。尽管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卫星业务落地持审慎态度,但各国运营商对天通手机直连卫星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给予了积极评价。中国电信还通过支持当地政府应急救援公益事业,争取商业化运营牌照。

️#

️因预算不足,美国拟缩减国际空间站活动

️地主家也缺余粮

因预算不足,NASA正考虑缩减国际空间站活动。从2026年2月的Crew-12任务起,龙飞船上行乘组人员将从4人减至3人,任务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8个月,阿尔法磁谱仪设备升级也被取消。这些调整旨在节省运输成本,但会使太空飞行经验人数减少,科学研究减少约三分之一。尽管如此,节省的费用并不显著,因为国际空间站是花费数十年时间和1000多亿美元建造的轨道实验室。

这些变化与特朗普政府公布的2026财年NASA预算提案一致,该提案计划削减国际空间站的乘组人员规模和研究,为2030年国际空间站安全退役并被商业空间站取代做准备。提案称,国际空间站每年约30亿美元的支持费用可减少5.08亿美元。不过,这些调整并非最终决定,可能只是目前NASA在代理局长领导下运行的考虑。

️#

️SpaceX创纪录使用整流罩30次

️重新定义太空飞行经济性

2025年5月10日,SpaceX成功发射猎鹰9号火箭,将28颗星链第二代迷你优化版卫星送入轨道。这次发射不仅是SpaceX的第250次猎鹰9号任务,更是其整流罩复用技术的重大突破——编号为SN185的单片整流罩完成了第30次飞行,创下了新的纪录。

整流罩是保护卫星免受发射过程中气动压力和热量影响的壳体,传统上在任务结束后会被抛弃。但SpaceX在马斯克的“打造完全可重复使用航天系统”愿景驱动下,颠覆了这一模式。自2019年首次实现整流罩重复使用以来,SpaceX不断优化技术,最终实现了SN185的30次飞行壮举。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SpaceX的工程实力,也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一套全新的猎鹰9号整流罩制造成本约为600万美元,占每次发射报价的10%。通过重复使用整流罩,SpaceX理论上节省了1.74亿美元的制造成本,这对于其雄心勃勃的星链项目至关重要。此外,整流罩的重复使用还减少了空间碎片和海洋污染,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SpaceX的整流罩复用计划历经十年,从最初的网捕获尝试到最终转向海上打捞回收,不断克服技术挑战。如今,整流罩重复使用已成为常态,为星舰项目等未来任务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SpaceX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也激励了其他航天企业探索可重复使用技术,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变革。

️#

️MDA Space向投资者保证Canadarm3

️指出星座机会

MDA Space在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8%,主要得益于Telesat和Globalstar卫星星座项目的工作推进。公司首席执行官Mike Greenley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强调,尽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预算提案终止了网关计划,但MDA Space的Canadarm3合同是与加拿大航天局签订的,合同没有变化,项目进展正常。他还提到,MDA Space正在探索Canadarm3在月球或商业活动中的潜在服务,并竞标类似机器人技术的商业空间站项目。

MDA Space的卫星系统部门收入同比增长55%,达到2.22亿加元,地理情报部门收入为5170万加元,机器人和太空运营部门收入增长9.5%,达到7730万加元。Greenley指出,公司看到了对宽带和卫星直连手机的兴趣,尤其是卫星直连手机星座的发展势头。他还提到,关税已成为合同谈判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但MDA Space认为美国的关税形势“非常可控”,公司80%的积压订单来自海外,仅有略超25%的供应链环节设在美国本土。截至3月底,公司的积压订单为48亿加元,同比增加15亿加元。MDA Space重申了其全年财务前景,预计全年收入为15亿至16.5亿加元,中期同比增长45%。

️#

️美国太空军Oracle-M卫星完成关键热试车

️搭载氙气霍尔效应推进系统

澳“每日太空网”5月12日报道,美国太空军(USSF)与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近日成功完成Oracle-M(机动型轨道感知平台)卫星的热试车测试(Hot Fire Test)。该卫星搭载氙气霍尔效应推进系统(Hall Effect thruster),将成为美国首个具备超地球同步轨道持续跟踪能力的地月空间态势感知(SSA)平台。测试验证了推进系统在太空环境的可靠性,为即将执行的国家安全太空发射(NSSL)任务扫清技术障碍。Oracle-M将展示地月天体轨迹测算、云端地面操作等创新技术,强化美国在深空领域的战略优势。

️#

️AST SpaceMobile在今年测试版服务之前加大发射力度

️每隔一到两个月发射一次卫星

AST SpaceMobile计划从7月开始,每隔一到两个月发射一次卫星,以构建其直接对智能手机的宽带星座,并计划在年底前为美国的AT&T和Verizon提供测试服务。该公司已安排了未来六到九个月内的五次发射,涉及多个发射供应商。AST SpaceMobile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提供更广泛的商业服务,包括视频会议,以满足移动运营商合作伙伴的需求。

印度的GSLV火箭将携带AST SpaceMobile的第一颗Block 2 BlueBird卫星,该卫星计划于6月从德克萨斯州的设施发货。Block 2 BlueBird卫星的体积是去年在SpaceX猎鹰9号火箭上发射的五颗Block 1 BlueBird卫星的三倍,将成为迄今为止在低地球轨道上部署的最大商业天线。

AST SpaceMobil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bel Avellan表示,从今年的第二或第三次发射开始,Block 2 BlueBird卫星将配备公司自行开发的芯片,支持高达120兆比特每秒的峰值数据速率,容量是Block 1的十倍。后续发射将根据火箭的不同,每次部署三到八颗Block 2卫星。

Avellan表示,AST SpaceMobile有望在2025年生产40颗卫星,并计划在年底前将产量提高到每月六颗。

️#

️西班牙推出月球导航系统

️目标使探索月球像操作地图App一样简单

5月12日,西班牙科技公司GMV宣布推出名为LUPIN的月球导航系统,该系统类似于地球的GPS,旨在将月球定位精度提升至“导航地图App式”的操作体验。LUPIN属于欧洲航天局主导的新型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测试计划,目标是支持月球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及太空旅游等需求。

项目负责人Steven Kay介绍,LUPIN通过接收绕月卫星信号,使探测车与宇航员能够实时获取自身坐标。原型系统已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富埃特文图拉岛完成测试,该地区特殊地貌高度模拟了月球表面环境。Kay强调,该技术不仅是欧洲建立月球驻留站的关键支撑,还可能为未来火星探索奠定基础。

当前月球导航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如航天器依赖地球基站进行复杂运算导致响应延迟,通信链路受限于地月可视状态或中继卫星,常造成信号盲区。此外,频繁的陨石撞击与月尘迁移导致地形持续变化,现有系统缺乏实时更新能力。

GMV的解决方案是整合历史月球地形数据与卫星动态扫描信息,尤其针对光照条件恶劣的月球南极及背面区域。公司战略主管Mariella Graziano表示,该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构建高精度动态地图,为2026年后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提供导航保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