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郭东波副教授在Light-Sci. Appl.发表研究成果:金属铂创新药在碳点近红外光诱导肿瘤焦亡

2025-05-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海南大学】

2025年4月15日,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郭东波副教授在光学顶级期刊《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Nature子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0.6)发表题为“️J-Type Assembled Pt(lV)-Coordinated Carbon Dots for Near Infrared Light-Triggered Pyroptosis”的第一单位研究论文。

外源性光催化治疗技术由于具有超高的时空分辨率,在癌症精准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受限于短的激发波长,现阶段的光控治疗无法实现深层穿透,导致在癌症精准治疗存在显著挑战。

基于此,本工作结合碳点优异的光催化治疗效果,采用Pt(IV)配位和缺陷工程,有效调控碳点分子间堆叠方式,实现以J型聚集方式(<54.7°)滑移堆叠,组装成新奇的中空球聚集体,诱导分子间电荷转移,能系结构显著降低,使得吸收及发射波长显著红移,开发出具有近红外光催化的J型超碳点用于肿瘤精准治疗。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3160, 52362006, 32360238)、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菁英人才项目(SKJC-JYRC-2024-34, SKJC-JYRC-2024-33)和澳门特区政府科技发展局项目(0002/2024/TFP, 0139/2022/A3, 0007/2021/AKP)的资助。海南大学郭东波副教授和澳门大学曲松楠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研究生侯逸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5-01834-w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我们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