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o (RGDyC);1206475 - 79 - 7;cyclo(RGD - D - Tyr - C)

2025-05-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1. 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cyclo (RGDyC) ,也可写为 cyclo (Arg - Gly - Asp - D - Tyr - Cys)
  • ️中文名称:环(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D 型酪氨酸 - 半胱氨酸)
  • ️氨基酸序列: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D 型酪氨酸 - 半胱氨酸(Arg - Gly - Asp - D - Tyr - Cys)
  • ️单字母序列:cyclo(RGD - D - Tyr - C)
  • ️三字母序列:cyclo(Arg - Gly - Asp - D - Tyr - Cys)
  • ️分子量:594.64 Da
  • ️分子式:C₂₄H₃₄N₈O₈S
  • ️等电点:暂未获取到公开的确切数据
  • ️CAS 号:1206475 - 79 - 7

供应商:上海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2. 结构信息

Cyclo (RGDyC) 是一种环状五肽,由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D 型酪氨酸(D - Tyr)和半胱氨酸(Cys)这 5 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依次连接而成 。其环状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半胱氨酸的巯基,通过分子内二硫键等方式闭环 。这种环状结构赋予了多肽独特的稳定性和空间构象,相较于线性多肽,分子内自由度降低,构象更为刚性 。其中,RGD 序列(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是关键结构域,在与靶标分子的识别和结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分子内的氢键、静电相互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维持整体结构的稳定 。

3. 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作用机理:Cyclo (RGDyC) 能够特异性地与细胞表面的 αvβ3 整合素结合 。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内皮细胞表面高度表达 αvβ3 整合素,该多肽通过与 αvβ3 整合素结合,竞争性地阻断整合素与其天然配体(如纤连蛋白、玻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结合,从而干扰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血管生成的关键环节,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此外,肿瘤细胞表面也可能表达 αvβ3 整合素,Cyclo (RGDyC) 与之结合后,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 。
  • ️研究进展: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Cyclo (RGDyC) 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将其作为靶向载体,与抗肿瘤药物、放射性核素、纳米材料等结合,构建具有肿瘤靶向性的治疗或诊断体系 。例如,将其与纳米粒子结合,制备成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的成像诊断,能够提高成像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在动物实验中,负载药物的 Cyclo (RGDyC) 修饰的纳米载体能够有效聚集在肿瘤部位,提高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增强抗肿瘤疗效,同时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然而,在临床应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靶向效率、优化给药方式和剂量,以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评估等 。在眼科领域,对于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也在探索将 Cyclo (RGDyC) 与脂质体等递送系统结合,用于抑制眼部异常血管生成,但目前大多处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初期阶段 。

4. 溶解保存

  • ️溶解:该多肽通常为固体形式。可尝试使用 DMSO(二甲基亚砜)溶解,在体外实验中,DMSO 中溶解度可达 83.33mg/ml(140.14mM;需超声辅助) 。若用于体内实验或其他对溶剂有特殊要求的研究,也可尝试使用合适的缓冲液(如 PBS 缓冲液),但可能需要优化溶解条件,如适当加热、超声等,以促进溶解 。同时,要注意溶解后的溶液需进行过滤除菌等处理,以满足实验需求 。
  • ️保存:固体粉末在密封、避光、干燥条件下,-80°C 可保存 2 年,-20°C 可保存 1 年 。溶解后的多肽溶液在密封、避光、远离水分条件下,-80°C 可保存 6 个月,-20°C 可保存 1 个月 。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因为反复冻融可能导致多肽的结构破坏、聚集和活性降低 。

5. 相关多肽

  • ️线性 RGD 肽:如线性的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RGD)三肽或包含 RGD 序列的线性多肽,它们与 Cyclo (RGDyC) 一样具有与整合素结合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环状结构,稳定性和与靶标的亲和力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研究线性 RGD 肽和 Cyclo (RGDyC),可以深入了解环状结构对多肽功能的影响 。
  • ️其他环状 RGD 类似物:例如 Cyclo (RGDyK),其氨基酸序列与 Cyclo (RGDyC) 类似,只是将半胱氨酸(Cys)替换为赖氨酸(Lys) 。这类类似物在与整合素的结合特性、生物学活性以及体内分布等方面可能与 Cyclo (RGDyC) 存在差异,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优化设计更有效的靶向多肽 。

6. 相关文献

Lu, Y., et al. "Aqueous synthesized near - infrared - emitting quantum dots for RGD - based in vivo active tumour targeting." Nanotechnology. 2013 Apr 5; 24(13): 135101.

Tang, M., et al. "Photostable and biocompatible fluorescent silicon nanoparticles - based theranostic probes for simultaneous imaging and treatment of 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Anal Chem. 2018 Jul 3; 90(13): 8188 - 819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