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和煤田下竟然有铀!为什么曾经“贫铀”的中国发现大量铀矿?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长期以来,我们寻找铀矿的方式一直受到澳大利亚一座著名铀矿的影响。这座矿床位于阿德莱德市以南的奥林匹克坝,堪称世界级的超级金属矿山,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奥林匹克坝矿床被誉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矿山之一。根据澳大利亚矿产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矿区的金属储量分别为铀100万吨、铜3200万吨和黄金1200吨。尽管这些数字令人震惊,但是否属实尚难验证,因为大多数国家通常不会公开铀矿的具体储量。无论如何,这座矿床的资源确实是全球矿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这座矿的影响,我并非单纯想强调其金属资源的丰富,而是想指出,这座矿床的铀矿分布在花岗岩岩层中。因此,世界各国的地质学家普遍认为,铀矿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中。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认识同样深远。早在1957年,中国的地质勘探人员便在湖南郴州的金银寨花岗岩层中发现了铀矿,随后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宝贵的原料。

那个年代,寻找铀矿主要依赖花岗岩这一模式,但中国地质部门的收获并不丰硕。尽管中国未公开铀资源的详细数据,但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2009年《铀资源、产量和需求报告》估算,我国的铀矿储量为17.14万吨,远逊色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等国。

作为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排名前三的国家,中国的铀资源依然相当匮乏。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对铀矿的需求量为9830吨,但国内产量仅为1885吨,存在7945吨的巨大缺口,约80%的铀资源需要依赖进口。

面对“贫铀”局面,中国如何确保铀资源的稳定供应呢?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曾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有专家甚至预言,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届时中国的核电原料供应将面临严峻挑战。但好消息来了!

根据新华社2013年1月7日的报道,国土资源部发布了重要信息: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床,使得我国的铀资源保障能力大大增强,也标志着我国在铀矿勘探上思路的根本性转变。这一发现开启了我国大力推进砂岩型铀矿勘探的新篇章,预计未来砂岩型铀矿将占到我国铀资源的70%以上。

业内专家透露,大营铀矿的储量预计超过5万吨,尽管有人认为这些储量只能满足中国核电站五年的需求,但事实上,中国的铀矿储量远不止这些。大营铀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隶属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面积约为237平方公里。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煤、石油、天然气产区,地下几乎全部是沙岩层,资源潜力巨大。

鄂尔多斯盆地的面积庞大,几乎涵盖了整个黄土高原,跨越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四省自治区,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与之相比,中国第一大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面积为40万平方公里,而松辽、四川、柴达木和准噶尔等盆地的面积也都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

地质专家预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下,我们再次发现特大型铀矿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鄂尔多斯盆地必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大营铀矿的发现后,国土资源部推动的“煤铀兼探”和“油铀兼探”思路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这也推动了我国铀矿勘探格局的彻底转型。简言之,这种在沉积盆地的煤田和油田下寻找铀矿的策略,既行之有效,又切合实际。

通过“油铀兼探”技术,2018年,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成功发现了特大型铀矿——钱家店铀矿,标志着我国在松辽盆地首次发现特大型砂岩型铀矿。近年来,中国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松辽等盆地的煤田和油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勘探突破,为铀矿储量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际上,中国境内还存在着大量的砂岩型沉积盆地,铀矿储量极其丰富。在大营铀矿发现之前,我国的铀矿勘探多依赖前苏联和美国提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且勘探范围局限于伊犁、二连浩特、吐哈、鄂尔多斯盆地的北缘等区域,收效甚微。基于这些有限的勘探成果,外界普遍认为中国铀资源匮乏。

然而,随着“煤铀兼探”和“油铀兼探”思路的推广,我国的铀矿勘探领域已经扩展到大盆地、大油田和大煤田。煤田和油田下丰富的铀矿资源,正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发现。

如今,随着中国铀矿储量的快速增长,原本贴在中国头上的“贫铀”标签,已经开始褪去。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的砂岩层中,埋藏着大量的铀矿资源,期待着我们在未来的勘探中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