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大力推广的“碰一下”,能否复刻微信红包神话?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经济火热,支付宝的“碰一下”新业务也迎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契机。

图源:支付宝

支付宝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80%;其中,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用户通过“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50%。

作为支付宝于2024年6月推出的新功能,“碰一下”可以博得入境游客的垂青,从侧面说明,该功能确实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碰一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普及开来,也离不开支付宝的大力推广。目前,移动支付的主要载体仍是二维码,如果支付宝放松“碰一下”的推广力度,该功能还能否行稳致远地发展,则是一个未知数。

️二维码支付难敌微信,支付宝开辟新战场

之所以二维码支付十分便捷的背景下,支付宝选择加码“碰一下”支付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愈发难以通过传统的二维码支付手段,有效反制微信支付。

众所周知,凭借极具创意性的微信红包功能,2014年初,微信支付异军突起,在移动支付领域和支付宝分庭抗礼。

尽管支付宝在支付领域拥有更强的先发优势以及专业性,但由于微信支付集成在微信内部。而微信作为国民级社交软件,与用户的距离更近,微信支付得以不断蚕食支付宝的市场。

图源:易观数据

艾瑞咨询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占据82.8%的份额。到了2015年,支付宝虽然依然位列第一,但市场份额下跌至68.4%,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则上涨至20.6%。时间来到2023年,支付宝的份额进一步降低至34.5%,微信支付的份额则上涨至29%。

事实上,面对微信支付的围剿,支付宝并非无动于衷,过去几年接连上线本地生活、社交、短视频等功能。然而,由于基础功能较为单一,支付宝的诸多尝试不是饱受争议,就是无疾而终。

有鉴于此,2023年前后,支付宝调转马头,专注于支付业务。2024年3月,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发布全员信称,支付宝要坚持“双飞轮”战略,推进数字支付和数字互联大跨步发展。当年年末,蚂蚁集团还成立了数字支付事业群,“围绕特定场景和特定人群,加快创新支付产品的发展”。在此背景下,2024年7月,支付宝“碰一下”项目正式上线。

支付宝之所以在二维码支付之外,另辟蹊径布局“碰一下”业务,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深刻洞察了二维码和NFC技术的优劣。尽管二维码的使用门槛更低,但由于需要调用摄像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对老年人、视障群体并不友好。

对比而言,目前NFC技术已十分成熟,手机仅需靠近设备,即可完成支付,不光对特殊人群更为友好,并且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与十数年前仅少数旗舰手机支持NFC技术不同,目前中国手机行业已进入NFC技术普及时代。BGD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售出的手机中,约70%都支持NFC。

显而易见,支付宝自2023年开始,积极布局“碰一下”支付并非偶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NFC技术有了理想化的落地土壤,并且对比二维码支付,在交易时,便利性、效率等维度又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斥巨资推广,“碰一下”支付成功打开市场

尽管基于NFC技术的“碰一下”支付使用体验更为出色,但由于不再以低成本的二维码为支付载体,其使用门槛也变得更高,需要特定的支付硬件。

图源:支付宝

据了解,“碰一下”支付不止要求消费者的手机支持NFC功能,更需要商家端配置NFC收银硬件。目前,支付宝的“碰一下”设备分手持和台式两种造型,自带4G网络,无需Wi-Fi。

由于硬件成本相较二维码更高,为了推动“碰一下”支付业务发展,2024年以来,支付宝不遗余力地面向商家端推广设备。36氪爆料称,仅2025年前四个月,“碰一下”支付的推广补贴加装机投入就超过百亿元。内部消息称,支付宝计划投入至少300亿元做“碰一下”支付的首批推广。

图源:支付宝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不止补贴商家。为了让习惯二维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碰一下”支付,支付宝也大手笔“撒币”。PChome发现,目前消费者使用支付宝的“碰一下”支付,每笔都有0.1元-20元不等的立减金,并且还有集卡、免单等活动。

事实证明,大力补贴之下,支付宝的“碰一下”支付确实成功打开市场。2025年4月召开的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透露,支付宝“碰一下”已覆盖400个城市,接入“碰一下”的商家数量接近1000万,用户数超1亿。

️刷掌支付成前车之鉴,“碰一下”需要跨越“自立”关卡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支付宝的“碰一下”支付已被诸多商家和消费者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支付方式已可以和二维码支付分庭抗礼。

二维码支付凭借自身的便捷性与易用性,几乎无需大规模推广,便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反观“碰一下”支付,其当前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付宝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一旦失去补贴的强力支撑,其发展态势将面临严峻考验。

图源:腾讯

在新兴支付设备领域,微信的刷掌支付便是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与支付宝类似,近年来,微信也一直积极探索全新形态的支付方式。2023年5月,微信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刷掌支付系统。用户进需将手掌对准手掌扫描设备的传感器,然后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注册。注册成功后,用户可以直接扫描手掌进行支付,便利性远超二维码支付。

然而,刷掌支付的推广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该支付方式需要配备特殊的终端设备,且微信在推广力度上有所欠缺,导致刷掌支付在市场上的反响平平。历经两年时间,刷掌支付未能在移动支付市场掀起太大波澜,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诚然,与刷掌支付从未打开市场不同,目前支付宝的“碰一下”支付已颇具影响力。但问题是,财务承压的支付宝不可能无休无止地大力推广“碰一下”支付。结合阿里巴巴的财报测算,2025年-2023年,蚂蚁集团净利润分别为730亿元、312亿元、238.2亿元,连年走低。

如果接下来支付宝不再补贴商家和消费者,“碰一下”支付生态还能否持续繁荣,则是一个未知数。可以说,在二维码支付牢牢占据主流地位的当下,新兴支付方式想要实现突破,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要解决推广成本、用户习惯培养等一系列难题,“碰一下” 支付未来的发展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总而言之,尽管“碰一下”在硬件部署、补贴成本以及用户习惯培养上仍面临不小挑战,但支付宝以NFC为载体开辟支付新路径,显然不是一时兴起的短期举措,而是对移动支付下半场深度布局的战略选择。

在二维码支付格局趋于稳定、创新空间日益受限的背景下,“碰一下”代表了一种敢于突破的方向尝试,也为行业未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可以肯定的是,支付宝主动拥抱技术演进、积极探索新兴支付方式的行动,无论成效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创新实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