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卫星互联网研究报告:天地一体手机直连卫星加速演进
今天分享的是:2024卫星互联网研究报告:天地一体手机直连卫星加速演进
报告共计:50页
《“天地一体”手机直连卫星加速演进——卫星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3》由招商证券发布,聚焦手机直连卫星领域,详细剖析了其概念、发展驱动因素、技术路径、国内外差异、发展趋势及产业链相关标的。
1. 核心概念与发展驱动:手机直连卫星借助消费级智能手机直接接入卫星通信网络,具备便携性且用户体验良好,但目前受核心技术、频谱资源、星座建设成本和网络安全等因素制约。其发展动力主要源于地面网络覆盖不足、“空天地一体化”发展需求以及在多场景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地面网络渗透率增速降低,仅覆盖约20%陆地面积;“天地一体”发展获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融合发展对用户、产业和运营商均有益处;在应急通信、车联网、政法公安等领域,手机直连卫星能发挥关键作用。
2. 技术路径解析:手机直连卫星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双模终端接入利用现有卫星系统,在手机侧增加通信芯片,实现模式切换通信,如华为与北斗、天通卫星体系合作;存量手机接入复用4G/5G频段,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像SpaceX与T-Mobile合作开展服务;3GPP NTN技术路线包括利用现有卫星系统升级协议和基于5G NTN演进技术实现星地融合,Inmarsat、Omnispace等公司分别进行了相关实践。
3. 国内外差异及发展趋势:国内外手机直连卫星方案在地面网络基础、应用场景与业务重点、卫星通信业务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地面网络覆盖好,侧重应急需求,卫星互联网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国外部分地区地面网络覆盖差,侧重于满足偏远地区长期使用需求,且卫星宽带业务成熟。未来,手机直连卫星有望历经“传统卫星 + 双模终端”“传统卫星 + 融合终端”“新建卫星 + 融合终端”三个发展阶段,功能不断完善,用户体验持续优化。
4. 产业链重点标的梳理:产业链各环节均有相关企业布局。在卫星通信载荷、星载射频天线、T/R芯片&组件、天通/北斗射频芯片与基带芯片等环节,分别有上海瀚讯、海格通信、铖昌科技、华力创通等企业参与;在NTN环节,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企业推出相关芯片产品;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积极推进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试验与试点。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5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