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1364-2017英文版翻译版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GA/T 1364-2017英文版/翻译版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标准翻译网提供下列标准英文版
前言
本标准是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文件已发布如下技术规范:
——GA/T 1056—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GA/T 1057—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GA/T 1058—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
——GA/T 1059—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安全技术规范》;
——GA/T 1255—2016《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A/T 1365—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网管技术规范》;
——GA/T 1366—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移动台技术规范》;
——GA/T 1367—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功能测试方法》;
——GA/T 1368—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互联接口协议架构、pSIP语法、DNS扩展规定、RTP扩展规定和协议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1056—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GA/T 1058—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
GA/T 1059—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安全技术规范
YD/T 1522.1—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
YD/T 1936—2009 会话描述协议(SDP)技术要求
RFC 1035 DNS-实现及标准
RFC 3550 实时应用程序传输协议
RFC 3551 最小控制的音频和视频会议RTP简介
NMEA 0183 协议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用户代理 user agent
支持SIP协议的逻辑功能实体,当产生请求时作为UAC,当接收请求并产生响应时作为UAS。
3.1.2
用户代理客户端 user agent client
在SIP会话建立过程中发送会话请求的功能实体,并且由客户端事务状态机发送这个请求。
3.1.3
用户代理服务器 user agent server
在SIP会话建立过程中接收、拒绝或者转发对应的会话请求的功能实体,并且由服务器端事务状态机发送这个响应。
3.1.4
事务 transaction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事件,应从第一个由客户端发送到服务端的请求,到最后一个(非1xx)服务端向客户端发出的终结应答。
3.1.5
事务用户 transaction user
SIP事务层之上的协议层。
3.1.6
会话 session
在两个UA之间持续一段时间的点对点的SIP连接,并记录了两者已经连接上的相关内容。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NF Backus-Naur Form 巴科斯范式
DNS Domain Name Service 域名服务
ENUM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电话号码映射
GH_MSC Group Home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组归属移动交换中心
H_MSC Home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归属移动交换中心
HSS Home Subscriber Se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MFID Manufacturer's Specific FID 厂家的功能识别码
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
O_MSC Original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源端移动交换中心
P_MSC Participant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成员移动交换中心
pSDP PDT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PDT会话描述协议
pSIP PDT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DT会话初始协议
PDT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警用数字集群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会话描述协议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初始协议
UA User Agent 用户代理
UAC User Agent Client 用户代理客户
UAS User Agent Server 用户代理服务器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RI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通用资源标识
V_MSC Visit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拜访移动交换中心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4 概述
4.1 互联功能
PDT系统间互联基于全IP软交换技术,应满足以下要求:
——PDT系统间的用户移动性管理包括漫游登记/去登记、跨系统鉴权、遥晕/复活漫游用户、遥毙漫游用户和用户组管理功能;
——PDT系统间的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单呼、组呼、PTT授权、越区切换、讲话方身份识别等;
——PDT系统间的数据业务包括跨系统短消息、状态信息和卫星定位信息;
——支持跨系统动态重组功能;
——PDT系统间链路最大传输时延小于100ms,传输抖动小于25ms,丢包率小于10-3,每话路带宽不小于32kbps;
——跨系统组呼呼叫建立时间不大于500ms。
4.2 互联架构
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应具备全国联网能力,以及部、省和地市多级网络管理能力,因此将扁平状的IP网分为虚拟的多级互联管理系统,具体见GA/T 1056—2013,在扁平化的IP网络内任何2个PDT系统之间的互联都采用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架构,见图1。
交换中心3
交换中心1
交换中心2
说明:
pSIP控制信令;
RTP语音业务。
图1 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架构
PDT系统间互联控制信令应使用pSIP协议,PDT系统间语音传输应使用RTP协议,PDT系统与域名服务器(DNS)间应使用DNS协议。DNS是一个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完成号码和域名地址解析以及到IP地址的映射。
PDT系统支持用户全国漫游,归属地系统应根据用户的漫游权限决定移动台是否能够漫游到异地系统,拜访地系统可根据本地的漫游权限控制策略,决定漫游用户的呼叫权限。普通漫游用户在拜访地漫游入网时,拜访地系统默认仅开放较低的呼叫权限,当拜访地系统资源繁忙时,本地用户可抢占漫游用户的通话业务信道。拜访地系统也可预先配置策略酌情对来自某些异地系统的漫游用户保留其归属系统的呼叫权限,与本地用户享有同等或者更高级的呼叫权限。
漫游权限由归属地市级网管系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配置,要求仅给需要漫游的用户开启漫游权限;无漫游权限的用户如需要跨系统漫游,应与归属地网管联系开通漫游权限。拜访地系统的漫游权限控制策略由本地网管或者更高一级的网管进行配置。
4.3 互联协议
PDT系统间互联协议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互联协议分层结构见图2。
PDT系统间互联控制面接口使用pSIP协议,用于移动管理、呼叫控制和网络维护等,pSIP协议还包括媒体流控制的pSDP协议、用户数据定义的MAP协议和卫星定位信息的NMEA协议。pSIP基本语法规则应符合YD/T 1522.1—2006和YD/T 1936—2009。
PDT系统间互联用户面接口使用RTP协议,满足以下要求:
——RTP头的格式应符合RFC 3550,RTP携带的媒体信息格式应符合RFC 3551;
——RTP扩展头可携带无线空口语音的LC、PI和EMS等信息;
——PDT系统应具备透传带信道编码的空口语音信息能力。
当MSC需要获取MS归属的H_MSC的IP地址或者组用户归属的GH_MSC的IP地址时,可通过DNS查询协议向DNS服务器获取相关数据。
pSIP协议栈各层含义如下:
——应用层:提供PDT系统间的各种应用业务;
——会话层:完成PDT系统间各种会话业务流程,例如呼叫控制,漫游登记等;
——事务层:分为客户端事务和服务器端事务。客户端事务负责从上层实体接受请求,并将请求可靠地发送到服务器端事务;负责接收响应并将响应传送给上层实体,同时过滤重复的响应和一些非法的响应。服务器端事务负责从传输层接收请求并发送给上层实体,同时过滤重复接收的请求;负责从上层实体接收响应,并将响应可靠地发送给客户端事务;
——pSIP信令压缩层:完成pSIP协议的语法解析、信令编解码和信令压缩功能;
——传输层:采用UDP协议,完成端到端数据传输;
——网络层:采用IP协议,完成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路由选择。
5 PDT会话初始协议(pSIP)
5.1 pSIP协议体系结构
pSIP协议栈分为应用层、会话层、事务层、压缩层、传输层和网络层。其中传输层采用UDP协议,端口号默认为5060。
pSI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包括用户代理UA和用户服务器US。UA又分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在PDT系统内UAC可以是主叫用户所在的接入网关、MSC或应用服务器等。UAS可以是被叫用户所在的MSC、接入网关或应用服务器等。US可以是提供域名解析功能、归属地解析功能或重定向服务的服务器。
pSIP协议是基于标准SIP协议改进和优化后的PDT系统间互联协议,支持组呼业务和多种集群调度业务,在传输链路质量保证情况下,跨系统组呼建立时间小于500ms。
5.2 pSIP事务层
事务层处理的事务可分为客户端事务和服务器端事务。pSIP事务层协议流程兼容标准SIP事务层,应符合YD/T 1522.1—2006。
5.3 定时器
pSIP协议栈定时器时长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