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G用户突破12亿数字生活全面普及
截至2025年,我国5G用户规模突破12亿大关,标志着全球最大5G网络全面融入民生。这一里程碑式进展得益于基站超328万个的覆盖密度与终端普及率超85%的双重支撑,推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城市等场景深度渗透日常生活。高清视频、云游戏、VR/AR应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至4.2小时,数字支付、智能家居渗透率双双跨越90%,形成"万物智联"新生态。5G技术正以超高速率、低时延特性重构社会运行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数字中国建设迈入全民共享新阶段。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5G用户规模正式突破12亿,标志着全球最大5G网络全面融入民生,数字生活从“局部试点”迈向“全民普及”阶段。这一里程碑式进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全球领跑地位,更折射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强劲动能。
技术普惠:5G覆盖密度与终端渗透率双突破
当前,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32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及重点乡镇的连续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达98%。与此同时,5G终端普及率超过85%,千元档5G手机占比提升至42%,推动技术红利从“高端尝鲜”向“大众消费”下沉。数据显示,用户日均使用5G流量达8.6GB,是4G时代的3.2倍,高清视频、云游戏、VR/AR等沉浸式应用日均使用时长增至4.2小时,数字消费习惯完成代际跃迁。
场景革命:从“连接”到“赋能”的产业蜕变
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全新生态:在医疗领域,超2.3万家医疗机构实现5G远程会诊常态化,偏远地区患者可“足不出县”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服务;教育场景中,5G+VR技术让1.8亿学生体验“虚拟实验室”,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智慧城市层面,5G网络支撑起全国95%的公共交通调度系统,碳排放量较传统模式下降27%。更值得关注的是,5G驱动的“数字原住民”群体崛起,00后用户占整体用户的39%,其线上消费、社交、创作行为正重塑数字经济底层逻辑。
社会重构:数字包容性发展的中国样本
12亿用户的跨越,本质是数字技术普惠价值的集中释放。5G网络让4.6亿农村人口接入高速互联网,直播电商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交易额突破2.3万亿元;适老化改造使1.2亿老年用户通过5G视频客服完成社保认证、在线挂号等操作,弥合“银发数字鸿沟”。这种“技术平权”效应,印证了中国以5G为支点撬动共同富裕的战略智慧。
展望未来,随着5G-A(增强版5G)技术商用加速,万兆网络、通感一体等创新应用将开启数字生活新纪元。从12亿用户的基点出发,中国正以“5G速度”书写数字经济时代的人类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