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铭虎讲师-博士生导师
江铭虎简介
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心理学系认知科学中心兼职教授
现为中美两国教育部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专家组成员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主讲课程
《自然语言处理》
《神经网络及应用》
《脑与语言认知》
《脑认知与深度学习》
主要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山东(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校优秀毕业生
1985年9月-1989年7月,山东(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数字信号处理。
1989年9月-1995年2月,任山东(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讲师,硕士生副导师。
1995年2月-1998年4月在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科学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学者、信息科学家IEE Fellow(院士)袁保宗教授。读博期间曾获德国西门子奖学金、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信息处理。
1998年4月-2000年4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和朱小燕教授。
2000年5月至今任人文学院中文系计算语言学副教授、教授。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IEEE Fellow,Prof. Georges Gielen.
2005年7月-2005年9月,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交叉学科计算中心访问教授。
社会兼职
中美两国教育部网络语言教学项目专家组成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杂志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霍英东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电子学报》(EI杂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EI杂志)
《中文信息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学报》(自然科学版EI杂志)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EI杂志)
出版图书
人类的心智与认知
作品时间2016-1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认知科学的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最终成果。 蔡曙山,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认知科...
语言信息处理
作品时间2016-9
科交叉的角度对词汇表征及特征提取,包括汉语名词、动词和兼类词本书从多学神经成像与自组织映射的一致性分析,维吾尔语形态复杂词汇的神经网络表征和处理机制,基于概念屏蔽层的中文文本特征提取,基于信息瓶颈的特征提取;文本分类与问答系统,包括:基于概念提取的汉语文本自动分类,基于量子计算的文本分类,基于...
自然语言处理
作品时间2006-12
内容简介 自然语言处理是运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使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人的语言能力。《自然语言处理》重点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相关方法和重要领域,包括汉语句型分析与分布统计、语料库处理、文本自动分类与检索、文本自动文摘、中文文本自动校对、人机交互技术、汉语盲文翻译和甲
获奖情况科研项目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盲人人机信息交互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 2000年10月获全国优秀博士后论文奖(计算机与信息领域,1998年8月-2000年8月)。
[2] 基础研究基金“基于内容的受限汉语信息处理和语义理解研究”(与电子系合作课题,2000年11月-2002年11月)。
[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对话语料库与知识获取关键词的研究”,(2002年9月-2005.8)。
[4] 基础研究基金“因特网信息智能检索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与电子系合作课题,2002年11月-2004年11月)。
[5] 研究生精品课建设《自然语言处理与研究》(2002年10-2005年10月)。
[6]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基于知识获取和语义分析的甲骨文辨识理解的研究”,(2003年1月-2005年12月)
[7] 基础研究基金“基于规范文本知识挖掘、获取和处理的研究”,(与电子系合作课题,2003年11月-2005年11月)。
[8] 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文本分类与知识挖掘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004年8月-2006年7月)。
[9] 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二级课题“基于概念统计和语义层次分析的自动文本分类研究”(2005年1月-2007年12月)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认知机理和语义层次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Grant No.:60673109,2007年1月-2009年12月)
[11] 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脑认知机理的文本分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008年8月-2010年12月)。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系统生物学与肿瘤血管新生药物靶标建模” (Grant No.: 60871100,合作方负责人,2009年1月-2011年12月)
[1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认知科学重大理论和应用研究”二级课题,Grant No.: 07JZD0005,2007-2011。
[14] 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脑与语言认知”(2010WKHQ009)2011年1月-2012年12月。
[15] 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脑语言认知机理的动态特征提取及分布式机器学习的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用信息的交互行为与语言特征的建模研究”(Grant No.: 61171114,2012年1月-2015年12月)
[17] 自主科研项目“跨媒体分布式垂直搜索及舆情分析的关键技术”(20111081023,二级课题,2011.11-2014.12)。
[18] 自主科研项目“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社会语用信息网的构建”(20111081010,2011.11-2014.12)。
[19] 自主科研项目两岸专项“汉语和汉语手语的不同脑认知机制的研究”(20161080056,2016.1-2018.12)。
[20]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汉语认知加工机制与计算模型”(Grant No.: 61433015,2015年1月-2019年12月,与中科院软件所和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合作项目)。
[21]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汉语非字面语言大脑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Grant No.: 14ZDB154,2015.1-2019.12)。
主要论文
[1] 江铭虎等,“噪音环境下语音识别理解系统的研究”,铁道学报,1997年, Vol.19第6期, p73-77, EI-PageOne检索,EI检索号Accession number: 98034140610。
[2] 江铭虎等,“基于扩展联想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铁道学报,1997年, Vol.19,第3期, p73-78, EI-PageOne检索,EI检索号Accession number: 97123979628。
[3] 江铭虎等,“一种特征压缩分类神经网络的研究”,电路与系统学报,科学出版社1997年, Vol.2, P18-23,第3期。
发明专利
[1] 朱小燕、江铭虎等,“汉语盲文到汉字的自动转换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01118674.7,国际专利主分类号:G06F17/28,专利权人:,受权公告日:2003年8月27日,证书号:第121299号。
[2] 朱小燕、江铭虎等,“中文汉语到盲文的自动转换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01118675.5,国际专利主分类号:G06F17/28,专利权人:,受权公告日:2003年8月27日,证书号:第121300号。
[15] 江铭虎主编,《语言的ERP脑电认知》,出版社,2019.
[16] 江铭虎著,《语言信息处理》,人民出版社,2016,ISBN 978-7-01-016434-2.
[17] 蔡曙山主编、江铭虎副主编,《人类的心智与认知》,人民出版社,2016,ISBN978-7-01- 014905-9.
[19] 江铭虎、王琳等编译,《脑与语言认知》,出版社,2013, ISBN9787302307297.
[20] 江铭虎主编,《自然语言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ISBN 7-04-010214-7.
[1] 1989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 1989年获山东省科委科技发明三等奖
[3] 1998年获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每校信息科学和经济学各一名)
[4] 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论文三等奖
[5] 2001年-2007年连续七年获SCI论文奖励
[6] 2003年获“之友”教师奖励金
[7] 2003年获SRT优秀成果一等奖
[8] 2004年获“学术新人奖”
[9] 2005年度获校优秀班(级)主任
[10] 2006年获人文学院先进工作者
[11] 2006年获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13] 2011年获人文学院先进工作者
[14] 2016届本科生校级优秀论文(赵欢)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