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葬礼: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数十万人自发送行

2025-05-0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以98岁的高龄与世长辞,虽然晚年的他病痛缠身,但当人们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仍旧是不能相信,这样一位为我国的导弹和航空事业的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的科学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钱学森先生

我国领导人十分重视钱学森老先生的葬礼,党旗覆盖着他的棺椁,葬礼当天也是由三军仪仗队为钱学森老先生抬棺,无数人民群众自发的参加他的葬礼,目送着他走完了最后一程,钱学森先生98年的生命力,全数献给了中国的科研事业。

一个天才

一说到钱学森,大部分人肯定会立刻想起那个一个人比五个师的经典桥段。但是钱学森远比大众了解的还要厉害。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完成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的设计工作,完成了美军螺旋桨飞机改制成喷气式战斗机的理论部分。他在学校时期就参加了研究火箭的五人小组,这个小组后来成为了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也就成了创始人之一。

中美的导弹、火箭事业,钱学森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钱学森的传奇其实并不是从他回国这里开始。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上海浦东。钱家是名门望族,所以打小的家庭条件就很好。三岁的钱学森就跟着父母一起到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读初小。钱学森是班上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学生,但他不仅成绩优秀,年纪轻轻,想法还很多。小学毕业时,父亲把儿子送到洋人的学堂读书,因为条件更好。

青年钱学森

可12岁的钱学森没有同意,还说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话。他说洋人书上处处提倡博爱、自由、平等,但在北京的洋人对我们中国人却为什么不讲平等,反而欺压我们?圣经上说上帝爱他的儿女,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惨?难道我们不是上帝的儿女吗?既然上帝不能赐福给我们,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自已给自己造福吗?

一番话说下来,父母大为惊奇,钱学森也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对于钱学森来说,中学的课程也没有挑战性,甚至中学毕业的时候,老师们都纷纷跑来给他提建议,数学老师建议他学数学,美术老师建议他学美术。

钱学森都没有选,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文章里说中国的铁路物资极其宏伟,要修建以兰州为中心的铁路干线,开辟北方、东方、南方几大港口,实现国家电气化,向世界强国靠拢。

这让钱学森热血沸腾,当即立志要考上海交通大学,以后去当铁道工程师,很快他就如愿考上了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上交大当时的氛围可以说是极其严苛,教师们对分数十分重视,会把学生的平均分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在1932年的一次考试里,六道大题钱学森全部答对,连教授都给了他满分。但试卷发下来之后,钱学森发现漏掉了一个角标,S就主动要求教授给自己扣掉四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钱学森大概会以一名杰出的铁道工程师的身份记载中国历史上。

但是1932年1月28日,钱学森目睹了日本鬼子突袭上海,仗着自己有空军优势,出动了2000架次飞机狂轰滥炸的景象。还在上学的钱学森亲眼目睹了这场近在咫尺的战争。

日军的轰炸

为了安置被鬼子炸伤的居民,钱学森还和同学一起从学生宿舍里搬了出来。这场轰炸深深刺痛了他,他也改变了自己认为火车重要的看法,于是他放弃了自己学了好几年的专业,改学航空工程学,一个学期结束后,他又成了这门课的第一。

此时的钱学森又站在了一个选择的路口,当时要学飞机的知识,只能去美国,但这很难考,全中国只有20个名额,且每个门类只有一个名额。

钱学森拿到了这个名额,奔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读硕士。钱学森在此时就立下了志向,他要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都学到手,站到所有外国人的前面。

一颗爱国心

他还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了一篇名为《火箭》的文章,他满怀激情地写:当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当你头上飞着入侵的敌寇军机时,你总会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中华民族有能力征服宇宙。

24岁进入麻省理工,25岁就获得了飞机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的钱学森却在毕业之后面临了难题,当时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让本国学生和欧洲国家的白人学生进,他们公开说不欢迎中国学生来工作,即便是钱学森这样的天才。

1936年,25岁的钱学森孤身一人去了加州工学院,找到了著名的冯·卡门,钱学森说自己要推进空气动力学和火箭的研究,面对这个不远万里来的奇怪学生,冯·卡门饶有兴致地问了前几个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冯·卡门一下子被他吸引了,破格录取他当自己的博士研究生。

冯卡门

当时学校有个叫马林那的美籍俄罗斯人,他小时候看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长大了就整天研究火箭要飞到太空去。为此,他经常来请教冯卡门问题。他和钱学森一聊,就觉得钱学森非常厉害,就拉着陈森一同加入了只有五个人的火箭俱乐部。这就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

1937年1月,他们研制的火箭发动机成功运行了44秒,他们的论文在纽约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美国军方也盯上了他们,军方一挥手就给他们300万美元。

1943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一败涂地,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使用了V1 V2导弹,这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导弹,虽然精度很差,但这样的武器还是给吓坏了同盟国的领导人们。

美国人找到冯卡门,让他用最快的速度研制出中远程导弹,美国政府还给钱学森发了保密许可证。钱学森在冯卡门的指导下和马林那一起制造出了下士导弹,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美国导弹之父,有了这样的履历,钱学森很快被聘任为美国航空喷气公司的顾问。

他发现美国的螺旋桨飞机飞的太慢了,不适用于现代化战争。于是他又和导师一起完成了螺旋桨飞机改制喷气式战斗机的理论任务。钱学森给美国的这几项贡献,随便单一项出来都是登峰造极,钱学森还一个人占全了,所以钱学森刚满36岁,就成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在美国工作的钱学森

1947年夏天,钱学森家里传来一个噩耗,他的母亲去世,魂不守舍的钱学森请假回国。就在这次回国探亲的时候,钱学森也遇到了他的妻子,这段婚姻给钱学森带来的变化很大,他们俩人成了同事们眼中的眷侣。

但美满的日子没过上多久,二战后不久,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横行,钱学森也成为了被迫害的一员,两个FBI探员很快就找上门,质问他是不是共产党,这次问话之后,全身就多次发现他的私人信件被拆,电话被窃听,他的保密许可证已被政府吊销了。

原本钱学森打算这个学期过完之后回国,但这一下钱学森不得不提前回国。1950年6月12号,钱学森飞到华盛顿向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博尔辞别。金博尔知道钱学森的价值,拼尽全力的挽留也没有改变钱学森的心意。

坚定的选择

气急败坏的金布尔抓起电话就打给了美国司法部,让他们绝不能放走钱学森,还说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就是他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的。

在钱学森的飞机降落到洛杉矶后,移民局的人拦住了他,他们扣押钱学森的全部行李,把他的书和笔记本全部当作机密文件审查,说钱学森是中共的间谍,钱学森被彻底激怒,他和移民局的人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

两个月后,钱学森被逮捕,然后被关在了太平洋的特米那岛上。在这里,钱学森遭受了长时间的折磨,不仅白天要被审讯,晚上还会被突击教出来。对方每隔十分钟故意打开电灯,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试图让他屈服。

好在妻子奔走求助,将他被囚禁的消息传了出去,无数世界知名科学家联名致电美国当局,正在欧洲访问的冯卡门知道后,立刻中断访问回国,和加州理工学院师生联名向移民局抗议,一起募集了1.5万美元,保释出了钱学森。

蒋英(钱学森妻子、著名女歌唱家)

在里面呆了半个多月,钱学森却足足瘦了14公斤,整个人憔悴不堪,步履蹒跚。出狱的钱学森依然没有自由,他被要求每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不准离开洛杉矶,并且要随时接受美国当局的审讯培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务日夜守在前院的住宅旁边,监视他的特务时不时突然闯进门临时搜查,信件也被严格搜查。

长达几年的软禁生活,并没有让钱学森屈服,始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想要回到祖国的想法。

1954年6月,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想了个主意,将钱学森的亲笔信寄到在比利时的妹妹家,请她迅速转接给父亲在北京的世交陈叔通,让他帮忙营救钱学森。陈叔通是当时的人大副委员长,这封信一到他手上,他就立刻通知了周总理。

此时恰好当时中美正在因为朝鲜战场上双方战俘交换的事情谈判,前森这封辗转回国的信成了重要的证据,8月4日,美国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解除对钱学森软禁。听到这个消息的钱学森。热泪盈眶。他和妻子孩子兴奋地庆祝完,就匆匆忙忙去买回国的船票。他是一天也不想在美国多呆了。

踏上回国之路的钱学森

在买票的路上,兴奋的全身一直都在吟诵杜甫的名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异常。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955年冬天,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陈赓亲自出来接待,在看一个小型火箭实验台的时候,陈赓问了钱学森一个问题,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自已搞出导弹来?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造得出来。”这就是钱学森的原话。这一句话,钱学森为之奋斗了余生。我们新中国有了战略导弹,还回来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东方红一号卫星等等,都有钱学森的功劳,2001年12月21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3763号命名为钱学森星。表彰钱老给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贡献。

钱学森葬礼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结束了自己奉献的一生。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