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与丰田合作:从L4 Robotaxi自动驾驶转向个人车辆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4月30日,Waymo与丰田宣布达成初步协议,探索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合作。
目标是开发全新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并将Waymo的自主驾驶技术整合至丰田的下一代个人拥有车辆(POVs),标志着Waymo从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服务向个人消费市场的战略延伸,这事也确实是需要我们解析下美国市场的技术如何迭代。
️01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Waymo与丰田的潜在合作,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双方在技术研发与汽车制造方面的高度互补性,也契合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电动化、智能化与出行方式多元化的结构性转型。
合作的核心在于将Waymo在自动驾驶算法、传感器融合和运营经验方面的优势,与丰田在全球制造、供应链管理及产品可靠性上的能力相结合,探索从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到个人自动驾驶车辆的多元应用路径。
双方已签署一份初步合作协议,拟共同开发一个面向Robotaxi服务的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并计划将该平台在未来拓展至丰田品牌的个人乘用车型中。
该合作将由丰田旗下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出行创新的Woven by Toyota部门提供支持,旨在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工程落地和商业化部署。
Waymo联合首席执行官Tekedra Mawakana表示,双方合作的出发点是“共同致力于提升道路安全与扩大可达性出行服务的愿景”。
合作尚处于初步阶段,协议条款仍不明晰,外界对其落地预期仍持谨慎态度,双方发布的信息语义模糊,更像是一种探索性质的“战略接触”。
从战略层面来看,该合作协议的潜在影响不可小觑。
◎ Waymo目前已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等地,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出行服务,其在算法成熟度、系统鲁棒性和运营经验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丰田具备卓越的工程集成能力、生产体系与品牌信赖度,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从小规模商业试点走向大规模消费者市场应用的关键推动力。
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尤其是在Robotaxi和驾驶辅助系统领域。
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首次公开表达了Waymo对个人拥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浓厚兴趣,由单一Robotaxi服务模式,向多元商业路径(包括技术授权与平台构建)扩展,以增强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与抗风险能力。
从丰田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不管是和小马智行的合作,还是由Momenta导入,整体的进程是比较快的,但是在美国确实是没有抓手,在美国的合作有助于其在软件算法、人工智能与高性能传感器等关键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弥补短板,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导入Waymo的技术能力,有望加快其在L4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上的技术演进。
特斯拉依托其自研FSD(Full Self-Driving)系统与大规模量产车队所积累的道路数据,已在AI模型训练与实时辅助驾驶能力上取得显著进展。虽然FSD尚需驾驶员监督,仍属L2+水平,但其通过数据闭环和持续OTA迭代的能力构建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反观Waymo,其高度依赖高精度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和高性能计算平台,虽具备更高等级的自动化能力,但在硬件成本与量产化路径上面临较大压力。
丰田有助于Waymo优化系统成本结构,提高市场渗透率。在当前自动驾驶产业洗牌加速、头部玩家主导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Waymo与丰田的潜在合作也具有行业信号意义。
2023年底,通用汽车因安全与监管问题暂停旗下Cruise的Robotaxi运营,并在2024年初宣布大幅裁员,商业模式仍处于试错期,资源与合作优势将成为生存和扩张的关键。
Waymo与丰田的合作,背后的战略逻辑清晰:
◎ 一方面是技术驱动型公司向更广泛的商业应用与收入模型扩展的必然选择;
◎ 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外部赋能。
未来双方是否能真正实现平台共建与成本协同,将成为衡量该合作成效的关键。
️02
技术与社会影响的机遇与挑战
Waymo的第六代Waymo Driver自动驾驶技术已在Hyundai IONIQ 5等车型中得到验证,其传感器套件(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在复杂城市环境中表现出色而,Waymo的传感器成本较高,早期版本的硬件价格曾高达数万美元,这限制了其在个人车辆市场的普及。
丰田的量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化可显著降低硬件成本,正如其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领域的成功经验所示。
Woven by Toyota在软件开发和移动创新领域的专长将为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例如,丰田的智能车辆架构(Smart Vehicle Architecture)可与Waymo的AI算法无缝整合,开发出支持SAE L4级(特定条件下全自动驾驶)或更高自动化的车辆平台。
双方还计划将丰田车型纳入Waymo的机器人出租车车队,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Waymo的自动驾驶车辆在事故率上表现优异,数据显示其伤害性事故率比人类驾驶员低81%。 丰田长期以来以安全性和可靠性著称,其品牌形象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
Mawakana强调,与丰田的合作将通过全球伙伴关系赢得公众信任,这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
自动驾驶车辆的广泛应用可能改变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自动驾驶车辆可能模糊车辆与住宅的界限,乘客无需关注驾驶,可在车内自由活动,甚至将车辆作为移动的“客厅”或“卧室”,自动驾驶房车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全新的移动生活方式,使其无需离开家即可探访亲人。 这种“移动家居”概念虽然充满想象力。
自动驾驶技术的部署需应对复杂的监管环境。
◎ 美国近期放宽了对自动驾驶车辆的碰撞报告和安全要求,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但也引发了公众对安全性的担忧。
◎ 在日本,自动驾驶测试目前限于特定区域,全面商业化仍需时间。Waymo计划在东京开展测试,初期将由人工驾驶员操作车辆,以适应本地道路和交通规则,国际化战略的谨慎推进。
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合作进程。例如,Waymo与极氪的合作因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而受阻,而丰田在北美的生产能力可规避类似问题。
市场接受度也是一个挑战。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自动驾驶技术支付溢价,以及如何平衡L3(有限自动驾驶)与L4(全自动驾驶)之间的成本与功能,仍需进一步探索。
️小结
Waymo与丰田的合作,本质是美国市场开始迭代,把L4 Robotaxi自动驾驶技术从机器人出租车向个人消费市场的转型。
Waymo的AI与传感器技术以及丰田的制造与品牌优势,双方有望开发出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自动驾驶平台,从而在与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赛跑中占据有利位置,合作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整合、成本优化、监管合规以及社会接受度等挑战将考验双方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