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风小钢炮来了!小米SU7 Ultra挖孔版开始交付,雷军亲自推进产能

2025-05-0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终于等到这一天!4月底,小米"最强街车"SU7 Ultra挖孔版正式开始交付,让期待已久的米粉们沸腾起来。我刚刚刷到一位自称"北京第一手速男孩儿"的车主晒出了闪电黄配色的提车照,据说他是北京交付中心第一位接车的幸运儿。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一直在突破边界"——这位十年米粉在提车感言中写道,引来雷军本人点赞并回应"感谢信任!"

这种小周边效应真是太"米味"了,不愧是能把粉丝经济玩到极致的小米。

️一、"网红配置"到底香在哪?

说真的,这个"挖孔版"前机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点缀,而是真正的性能利器。选装率高达63%就是最好的证明——明明要加钱,大家却抢着要,为啥?

️首先,它是纯正的碳纤维材质 ,通过热压罐工艺制作,每套模具每天只能产出1件。工人需要手工铺贴6层碳布,比铝合金轻1.3kg。轻一点,是真的能快一点!

️其次,双风道设计不只是看着拉风 。实测数据显示,这个设计能让风阻系数降低0.02Cd,赛道圈速提升1.2秒。高速行驶时产生的下压力,还能提升车辆稳定性。

老实讲,这简直就是那些后期DIY改装挖孔的"官方认证版"啊!不过区别在于,这款原厂挖孔经过专业风洞测试,安全性有保障,而且——颜值真的香!

️二、产能痛点:等一台SU7比等iPhone还折磨

雷军爱说"小米就是性价比",但眼下SU7 Ultra最大的问题是:下单容易,交付难。

️挖孔版的交付周期长达34-37周,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有车主调侃说:"等一台车比等iPhone还折磨,感觉自己在'云拥有'。"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碳纤维挖孔前盖的生产工艺复杂,模具产能有限;另一方面是整车订单量太猛。据最新数据,SU7系列锁单量已超24.8万辆,而交付量才13.5万出头,这意味着还有约10万辆订单在排队。

雷军近期透露,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产线利用率已接近200%,二期工厂正在加紧施工,预计7月将投产。不得不说,雷布斯这回是赶上了"幸福的烦恼"——产能不够,怎么办?除了加班加点,还得加工厂!

️三、"贵"得值不值?

SU7 Ultra的标准版售价52.99万元,如果再加上挖孔前盖等选装,轻松奔着60万去了。这个价位,已经踏入豪华品牌的领地,值吗?

仔细想想,虽然价格不菲,但你确实能得到:

  • ️1500匹马力
  • (实际公路可用1024匹)的超跑级动力
  • CDC电磁悬架+空气弹簧的豪华底盘
  • 800公里的超长续航
  • 碳纤维的奢华质感

一位车主在提车后评价:"体感加速与Model 3 Performance相当,但底盘质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赛道模式下的支撑性堪比专业跑车。"

️不过也有不足 :挖孔版前备箱容积减少15升,碳纤维材质一旦受损修复成本不菲,车机系统UI设计相比手机系统还不够流畅...这些都是准车主需要权衡的点。

️四、雷军的野心不止于此

说到底,SU7 Ultra只是小米汽车的开端,而不是终点。雷军的野心显然不止于造一台好车,而是要打造一个"人、车、家"的智能生态闭环。

想象一下,你的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全部互联互通,车钥匙就是小米手机,回家时空调已经为你预设好温度...这才是小米真正的杀手锏。

️雷军曾表示:"造车是小米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全力以赴,不成功便成仁。"

眼下,小米SU7的成功首发已经证明了他的决心。接下来,就看这位"米老板"如何解决产能难题,真正把小米汽车推向大众市场了。

你觉得这辆"拉风小钢炮"值得等吗?如果是你,会为了那个炫酷的挖孔前盖多等半年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