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国家级专项!福州大学重大突破!
近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正式公布立项结果。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陈刚教授牵头申报的“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识别及防控策略建立”项目成功获批,总经费5780万元。这是福建省属高校首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着福州大学在医学领域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意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为实现2030年科技强国目标而部署的战略性科技计划。其旨在通过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产业升级、国家安全与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该专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空深海、医药卫生等前沿领域,助力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项目研究内容与目标
此项目由福州大学牵头,汇聚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等15家单位的顶尖科研力量。
项目聚焦于几个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如何精准识别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污染物、环境因素如何驱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建立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控策略等。
具体通过构建环境因素与糖尿病动态队列大数据平台,建立精准定量筛查体系识别糖尿病相关的新污染物,阐明环境因素复合暴露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揭示环境因素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关键环节,最终建立新型的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精准防控策略。
福州大学近年来发展情况
近年来,福州大学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深化“双一流”“1445”战略工程建设,以“八大重点任务”为抓手,锚定“11个一流”建设目标,在医学领域不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除此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外,福州大学还有其他学科成果。
根据科睿唯安2024年11月更新的ESI数据,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这是继化学学科、工程学学科之后,第三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学校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25个学科上榜U.S.News2024 - 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中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
2025年4月,福州大学化工学院、氟氮化工新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鲍晓军教授、朱海波教授课题组在“丙烷脱氢催化剂”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