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丨她,追寻光!成为光!
(来源:遵义发布)
早上八点半,南方电网贵州遵义供电局调度自动化高级作业员卢颖坐在工作岗位上,熟练地打开配调集约化系统,专注着每一个数据,对软件平台与硬件设备进行全面巡视。这套系统犹如遵义电网的“神经中枢”,承载着整座城市的供电命脉,而卢颖的工作,就是守护这个“大脑”的精准可靠运转。
“尽管工作内容周而复始,但那些跳动的运行数据和运转的设备,在我眼中始终充满着生命力,因为它们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光明与温暖。” 卢颖说。
2016年,卢颖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到遵义供电局。初入厂站自动化班,她迅速融入团队,深入一线开展厂站自动化调试业务。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表现,完成了城区110千伏变电站调度数据网通道接入主站工作,实现了城区调度数据网的全覆盖,为调控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卢颖告诉记者,这段经历让自己积累了扎实的现场自动化技能经验,也对变电站中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原理、验收调试、故障排查及应急处置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17年8月,岗位调整到调度自动化主站班后,卢颖开启了在主配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深耕之路。在这里,她实现了从调度自动化中级作业员到高级作业员的蜕变,也完成了从一线电力员工到自动化专业领域领军专家的华丽转身。
从厂站电力监控系统到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从投身调控一体化到牵头推进“自愈”建设,卢颖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边界,实现技能体系的多元化,在上级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卢颖说: “名次只说明过去,不代表未来。”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她成长为贵州电网最年轻的三级领军技能专家。
2025年,贵州电网处于“自愈”建设探索阶段,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仍需人工干预才能完成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而“自愈”建设可将配网线路的故障定位、隔离、转供复电等过程以程序操作代替传统人工现场操作,实现快速复电。
为确保配网“自愈”试点工作有效推进,遵义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发挥卢颖等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与余庆局、湄潭局等试点供电局携手,深入调研交流技术,精准制定策略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5年11月10日,遵义供电局与余庆供电局在110千伏龙溪变10千伏龙坪线和35千伏大乌江变10千伏大马线进行配网线路主站与就地协同“自愈”模式功能现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配网故障实现分钟级快速复电,标志着遵义网区配电智能化时代正式开启。
2023年,在卢颖的带领下,配电自动化团队仅用108天完成余庆整县“自愈”攻坚,建成贵州电网首家整县“自愈”县,树立了余庆整县“自愈”示范区样板标杆,优秀经验做法在全省应用推广。此外,她创新引入推进开关晨操、开关异动校验、终端远程修改定值等高效运维功能应用,带领配电自动化专业通过网、省公司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
在创新研发方面,卢颖同样成绩突出。她结合实际创新研发了“配网自动化开关四遥数据健康度画像”,这一贵州省内首次自主研发的软件工具,在2024年发挥了重要作用。遵义供电局通过该工具输出有效运行异常数据,开展针对性、差异化自动化开关运维消缺工作100余项,“ 自愈”复电成效同比提升12.2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全省第二。
“有了这个数字化工具,RPA机器人每天可自动抓取系统运行数据,实现全网所有终端运行异常问题的实时监测及预警,并对开关进行数据画像,解决了海量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异常数据缺乏统一分析及有效监视的问题,大幅提高设备巡检效率。”卢颖介绍道。
在同事们的眼中,卢颖是“智多星”。以她命名的“卢颖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攻克了多项电力调控一体化的难题,拥有13项国家发明专利,被评为“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她创建的省内首家全业务配电自动化实训基地,为行业培养出240余名专业人才。
“卢颖对待工作的热情和专注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她确实是将这份热爱融入到了日常。”南方电网贵州遵义供电局调度自动化中级作业员罗星宇从2022年8月进入单位工作后,就一直跟着卢颖学习。他告诉记者,从卢颖身上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学到了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她将是自己职业道路上最好的榜样。
“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技术能手”“南方电网公司劳动模范”“贵州电力工匠”等一个个荣誉称号,是对卢颖工作的最好肯定。今年,她还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面对诸多荣誉,卢颖谦逊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专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配电网运维技术革新这两大方向,秉持劳模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动自动化高新技术在电网场景的落地应用,一直争做电力征途上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