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人工智能优质项目“落子”厦门
昨日,“智链融合智汇AI”2025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在厦门海悦山庄酒店举办。本次对接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99位行业专家,智库、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会。
目前,我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459家,产业规模超330亿元,并获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10强、全国智能制造城市20强。会上,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投资机会,发布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我市支持企业、高校等攻关核心算法、芯片等技术,按项目层级给予研发补助,最高1000万元;鼓励组建“AI创新联合体”,新建国家级平台奖3000万元;适度超前布局智算规模,对智算中心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6000万元;设“零租”孵化器,创业企业团队享3年免租;升级“算力券”“模型券”,依企业营收、机构类型分档补助算力购买、模型采购费用,最高分别可达500万元、200万元。
在项目集中签约环节,人工智能“四链融合”创新联合体项目等10个优质项目“落子”厦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整体的发展氛围很好,我们看好厦门这方面的发展潜力。”签约企业之一、爱化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福建区副总裁纪飞说。他介绍,签约项目“AI心小屋”,是区域总部落地厦门后自主研发的首个项目,是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打造的定制化校园AI陪伴产品,未来公司还计划拓展服务银发一族的业务。(黄颜希 彭菲)
️相关新闻
️我市发布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继去年底我市发布人工智能企业100个能力清单和110项政府部门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后,近日,我市发布第二批174个厦门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据悉,第二批清单涉及13个领域,分为政府侧与企业侧。其中,政府部门场景58个,涉及25家市级单位、11家区级单位;企业场景多达116个,有建发、国贸、翔业、九牧厨卫、海辰新能源等本地国企和民营企业,也有上海、杭州等地想在厦门寻求人工智能生态合作伙伴落地厦门的企业。
在公共支撑领域,策划基础大模型服务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网络安全监管协调指挥平台等5个场景,旨在夯实人工智能应用基础,满足多样化需求落地。
政务服务领域围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政策精准兑现、智能审批等高频需求,推出经济智慧决策、“免申即享”政策智能兑现、政务智能客服等20个场景,借助AI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城市治理领域聚焦公安、城管、应急、消防、市政、文旅、生态环境等关键需求,策划AI+智慧水利、智慧消防等27个场景,通过AI技术实现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商贸流通、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商务办公等领域,围绕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生产效率提升、金融创新服务等需求,发布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商贸流通等83个场景,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交通运输领域围绕交通拥堵治理、物流效率提升、交通安全保障等需求,发布智慧交通13个场景,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货物运输效率。
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领域,围绕医疗服务智能化、文旅体验个性化、民生服务精细化等需求,推出26个场景,改善居民生活体验,增强民生福祉。(记者 汪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