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召回被视为获奖信号 《狂野时代》备受关注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一项重要机制叫做“戛纳召回”。在颁奖典礼前夕,组委会会通知已离开戛纳但可能获奖的影片主创团队返回现场,这通常被视为获奖信号。2025年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中,共有8部影片被召回,其中包括中国导演毕赣的《狂野时代》。该片最终获得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成为近十年来首部在戛纳主竞赛获奖的华语电影。
戛纳主竞赛评审团通过召回机制传递获奖信号,被召回的剧组需在闭幕式前抵达颁奖现场。这一机制确保了获奖者能亲自领奖,并且被视为对影片艺术质量的认可标志。
《狂野时代》由毕赣执导,易烊千玺主演并一人分饰五角,采用六段式叙事和半小时长镜头等实验性手法引发关注。在全球2900余部参选影片中,《狂野时代》成为唯一入围主竞赛的华语片,并最终获奖,打破了华语电影在戛纳主竞赛长达十年的“奖项荒”。
易烊千玺以24岁成为戛纳主竞赛最年轻的华语男演员主演,毕赣则从独立文艺片导演晋升为国际认可的“作者电影”代表人物。影片首映后获得媒体高度评价,被称为“视觉革命”和“年度最佳”。
尽管部分声音认为“评审团特别奖”是安慰性质的奖项,但行业人士指出,该奖项与“评审团大奖”并列戛纳第二重要奖项,历史上曾授予《青红》《活着》等经典作品。此外,虽然影片场刊评分仅为2.4(满分4分),但戛纳评审团更注重艺术创新性。
其他被召回的影片及奖项包括:贾法·帕纳西的《普通事故》获金棕榈奖,约阿希姆·提尔的《情感价值》获评审团大奖,阿弗西娅·埃尔奇的《最小的女儿》获最佳女演员奖,小克莱伯·门多萨的《密探》获最佳男演员奖。
此次召回事件不仅标志着华语电影重返国际顶级电影节舞台,也展示了中国青年影人在艺术探索与工业体系融合上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