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有“凉”策应对高温 局部可达40℃
受大陆暖高压脊影响,鲁西北、鲁中和鲁南地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19—20日,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和鲁西北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39℃,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25~28℃,其他地区33~36℃。山东省气象台于5月19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9—21日全省大部地区无明显降雨。21日鲁中和鲁南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35~37℃。
未来三天全省天气预报如下:1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到少云。南风,日照、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4~5级阵风6~7级,其他地区3~4级。夜间最低气温:半岛地区18℃左右,济南、菏泽和鲁西北地区25℃左右,其他地区22℃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和鲁西北地区37~39℃,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25~28℃,其他地区33~36℃。
20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济南、淄博、潍坊、鲁西北和半岛地区南风4~5级阵风6~7级转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3~4级。夜间最低气温:半岛地区17℃左右,济南、菏泽和鲁西北地区25℃左右,其他地区22℃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和鲁西北地区37~39℃,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25~28℃,其他地区33~36℃。
21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济南、淄博、潍坊、鲁西北和半岛地区北风3~4级增强到4~5级阵风6~7级,其他地区南风3~4级转北风4级阵风5~6级。夜间最低气温:半岛地区16℃左右,聊城、德州和鲁南地区21℃左右,其他地区19℃左右。最高气温:聊城、鲁中和鲁南地区35℃左右,局部可达37℃,沿海地区28℃左右,其他地区32℃左右。
近期,山东等地持续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0℃,对农业生产造成严峻挑战。小麦生产方面,当前正值冬小麦灌浆中后期,需采取“一喷三防”技术,优化配方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杀菌剂和杀虫剂,增强植株抗逆性。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作业,避免高温时段加重蒸腾损伤。科学灌溉降温,采用低压微喷设施每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喷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对于墒情不足的麦田,灌水深度保持5-8厘米,缓解根系吸水力下降问题。蜡熟末期收割,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8%-20%时立即抢收,避免高温导致麦粒脱落和霉变。已收获小麦优先使用烘干机或搭建临时风干棚,确保籽粒水分≤12.5%。
养殖业方面,高温易引发畜禽中暑、繁殖力下降,需从环境调控到营养管理全面应对。圈舍顶部覆盖遮阳网,侧墙安装水帘或喷雾系统,配合风机强制通风,降低舍内温度。配备柴油发电机防止停电导致降温设备失效。早晚凉爽时段投喂高蛋白饲料,午间补充青绿饲料提升适口性。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碳酸氢钠或藿香正气液,缓解热应激。每日清理粪便并消毒,减少氨气浓度。针对夏季高发病开展紧急补免。
经济作物如蔬菜、棉花等需针对高温热害精准施策。选用遮光率50%-70%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大棚,降低棚内温度。结合滴灌系统每2天滴灌一次,同步补充含钙叶面肥预防脐腐病。果树与林木需防范日灼和根系热害,重点关注苹果、柑橘等经济林果。采用双层遮光袋和白色无纺布覆盖果实,减少直射光灼伤。每日开启果园喷灌系统,降低果园气温。树盘周围铺秸秆或园艺地布,降低地表温度,防止根系灼伤。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砂,增强叶片抗逆性,减轻高温导致的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