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学术不容“近亲繁殖” 父女同署名引争议

2025-05-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媒体:学术不容“近亲繁殖” 父女同署名引争议!近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因发表14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而引发热议。这些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刘某乔还在读初中。这一情况引起了公众对她是“神童”还是背后有“神父”的质疑。

媒体:学术不容“近亲繁殖”

5月10日,重庆大学通报称,经调查发现,刘某乔是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的女儿。刘某华安排她参与了自己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不当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其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同时撤销刘某乔所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调查结果证实了网友的猜测,这种结果令人失望。所谓的天才少女实际上是教授父亲在背后支持的结果。这就像一场长跑比赛中,其他孩子都在努力奔跑,而一位父亲却驮着女儿狂奔。虽然论文署名不如体育比赛那样显眼,但这种行为同样荒诞。

此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十条提醒,第一条就是“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提醒指出,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实质性贡献者进行署名,反对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

刘某华多次违规为女儿署名,属于典型的学术“近亲繁殖”,不仅涉及科研诚信问题,还关系到教育公平。刘某乔凭借这些不当署名赢得的荣誉和奖励,实际上对其他学子构成了不公平竞争。

刘某华看似在为女儿铺路,实际上也在她的成长之路上埋下了隐患。没有真才实学,早晚会暴露出来。依靠父亲的帮助走向学术道路,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学术界都不是好事。

此外,在涉事的多篇论文署名和专利发明人中,刘某乔和刘某华的名字都一同出现。这也提醒相关监督机构,应该具备更高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并预防类似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打假备受关注。诸多事件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问题,也反映了舆论对学术不端和腐败现象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学术公平的呼唤愈发强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