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消防以智能装备助力高空救援 科技赋能精准救援
5月9日下午,东莞南城街道一栋249米高的在建住宅楼进行了一场充满“黑科技”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演练。此次演练聚焦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实战应用,通过无人机空中侦察、三维建模、智能监测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高层建筑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模拟110米超高层建筑30层发生火灾,现场浓烟弥漫、人员被困。东莞消防救援支队通信科率先出动无人机机巢,无人机接警后自主起飞,5分钟内抵达火场,通过高空航拍和热成像镜头回传火场全景及温度分布图。穿越机灵活突入建筑内部,将火势蔓延路径、被困人员位置等关键信息实时传输至指挥部,为精准救援提供数据支撑。无人机还搭载双光镜头,对火场温度及态势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步采集建筑数据,快速生成三维立体模型,辅助指挥员精准部署救援力量。
现场指挥员表示,过去需要消防员冒险进入火场进行侦察,现在通过无人机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面侦察和三维建模,效率大大提高。这套系统还能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高清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一手资料。
演练中,无人机群展示了全方位、多方面的救援能力。针对高层救援物资投送难题,大载重无人机将救援物资精准运输到224米的平台。载重式无人机成功解决超高层供水难题,携带水带升至约110米高空,与地面消防车协同形成临时供水干线;系留式无人机与举高车协同形成“高空水带矩阵”,突破高空供水的瓶颈,展现出应对不同火情多样化处置能力。
传统高层灭火受限于装备高度和人员体能,而科技手段成功突破这些困难。在模拟内攻环节,灭火机器人携带水炮深入高温区域,具备攀爬功能的机器狗利用红外热成像搜寻“被困者”,有效降低消防救援人员作战风险。特勤大队消防员李志豪表示,各类智能装备的配合使用将构建起立体化的救援体系。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表示,此次演练整合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留供水、机器人编组救援等多项前沿技术,构建完整的科技救援体系,为高层灭火救援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充分展示科技赋能传统消防战法的巨大潜力,推动消防救援能力向精准化、智能化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