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回应新赛制 体力面临挑战
5月2日,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组合陈芋汐和全红婵表现出色,以超过第二名近5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次日,在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再次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
本次跳水世界杯的单人项目采用了全新的“对决制+战术选跳”模式。与以往预赛和决赛分两天进行不同,新赛制的比赛分为三个阶段,最后晋级决赛的4名选手要在2小时内完成10个动作。这种高强度的比赛让选手们感到非常疲惫。
全红婵表示自己的体力跟不上,每次爬上十米台都气喘吁吁。陈芋汐也提到比赛时间短且密集,让她几乎说不出话来,甚至担心在裁判吹哨时自己还没爬上去。
全红婵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对新赛制,她会努力适应。虽然这次只获得了亚军,但她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认为这反映了她目前的训练水平。陈芋汐则表示,尽管短时间内跳十几次确实辛苦,但她还是喜欢这项运动,并能够适应新的赛制。
本次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单人项目的全新赛制包括三个连续淘汰阶段。首先是1v1淘汰赛,12名选手按积分排名交叉对战,每组自选3个动作对决,胜者晋级。接着是半决赛,晋级的6人分成两组,补跳完整清单中未完成的动作,累计前两阶段总分,每组淘汰1人,前4名进入决赛。最后是决赛,分数清零,4强选手需完成全套动作,按半决赛排名倒序出场,最终成绩仅以决赛表现为准。
新赛制全程约2小时完成三个阶段,要求选手全程保持高强度状态。自选动作环节允许根据对手弱点制定战术,如避开对手擅长的动作或提升难度系数。在新赛制下,决赛选手需要完成12跳,相当于原来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