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练郑坤良:让每朵浪花都有方向 荣誉背后的坚守与付出
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浙江游泳队教练郑坤良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练员。
五一小长假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享受假日时,浙江游泳队的队员和教练们仍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馆内训练备战。记者在泳池边找到郑坤良教练,并在训练课间隙对他进行了专访。
郑坤良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份荣誉转化为推动浙江游泳队进步的动力。从雅典奥运会浙江宁波籍男子游泳“第一人”,到培养出孙杨、潘展乐等奥运冠军的“金牌教头”,这位44岁的教练用19年的执教生涯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成就。
郑坤良每天早上7点45分准时来到游泳馆,以观察每个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并据此制定不同的训练要求。尽管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一直是个难题,但郑坤良认为对游泳事业的热爱让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坦言,对家庭和孩子有愧疚感,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队在哪里,他就必须在哪里。
郑坤良的执教哲学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运动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有抓住他们的特点才能实现个性化培养。例如,面对性格内向的潘展乐,他会鼓励其多沟通;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则给予更多自主空间。在他看来,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建立信任关系,训练质量才会提高。
谈及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郑坤良表示这背后是无数细节的积累和技术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他们优化了潘展乐的技术动作,使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郑坤良的目标是从每一堂训练课做起,逐步提升运动员的能力,最终剑指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对于潘展乐,他希望他能像波波夫一样,在100米自由泳项目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郑坤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浙江游泳队众多敬业教练中的一个缩影。浙江游泳队的成功源于团队文化的独特之处:团结、敬业、交流。这些教练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用科学的方法和真诚的沟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展现了平凡岁月中的不凡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