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发声 探讨“4+4”学制争议

2025-05-0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医师被举报”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网传当事人之一董某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4+4”项目培养的规培生,其“经济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博士”的学历背景引发争议。

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发声

3月底,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2026级本科毕业生春季批次招生简章》,2026级招生计划名额45名,4月21日已发布招生复试公告并公布复试名单。该试点班即为“4+4”项目。这项自2018年推出的医学教育改革已持续多年,项目学制4年,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多学科背景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发声 探讨“4+4”学制争议

目前除了协和医学院之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进行了类似探索。

在4年时间里拿到医学博士学位是否真的可行?与国内传统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相比,“4+4”项目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是否有显著差异?非医学本科学位加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的组合模式存在哪些现实问题?

在网络平台上,大众对这一学制的毕业生存在“医疗质量”的担忧。多位专业人士指出,关键在于规培制度的衔接与完善。

“4+4”试点班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18年以来推出的医学教育改革举措,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以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与国内传统的医学生培养路径不同,“4+4”学制的特点在于前4年学生接受的是非医学专业教育,后4年才是医学教育。该试点班学生学科背景多元,除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外,还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也不乏心理学、经济学、园艺学等偏文科专业。

推行“4+4”学制的原因在于可以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纳天下贤才从医,保证对未来从医者的高素质要求,并且纳爱医者从医。这些学生学医富于热情和主动性,在接受大量医学教育资源投入后,从医稳定度和从业水准较高。

根据协和医学院公布的招生简章,该试点班实行早期接触临床、“一对一”导师制和全程科研训练,强化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前,首届“4+4”试点班学生已在2023年毕业,进入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各大医院任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在2002年就开始探索“4+4”培养临床医学博士的模式,每年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选拔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医学院也在2005年开启了相应探索,入学后学生前4年在浙大竺可桢学院任选一门非医学专业学习,后4年进入医学院学习,最终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和“X+医学”等新兴学科。

从“4+4”学制本身设计来看,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可以从顶尖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能力强,拥有多学科素养,视野开阔。此外,通过四年高强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避免了医学教育培养周期过长、培养的学生容易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一位知名高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认为,“4+4”学制是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其存在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执行过程中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传统医学博士培养周期至少为8年,而通过“4+4”学制毕业的医学博士,医学课程和规培时间均被大幅压缩,因此不少网友对其培养质量和临床经验抱有疑虑。

相比之下,“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

进入“4+4”项目并顺利毕业门槛并不低。学生在报名入学前的本科阶段需要修读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逻辑思维与写作、人文社科等学科课程,总学分要≥70。招生资格审查环节需提交能佐证具有学习医学能力的相关材料,还需提供不少于40小时的医疗卫生机构志愿者服务经历。复试环节采用笔试、多站式考试和专家面试的形式,重点考察综合素质。

在培养过程中,试点班分别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末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将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从选拔和培养上来看,条件比较严苛,医学博士的基础研究能力没有问题,但临床经验稍显不足。拿到医学博士学位不等于可以成为一名临床大夫,毕业后还需要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并经过系统性、严格管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业内认为与“4+4”学制相衔接的规培制度尚待完善。国内“4+4”学制的博士没有经过系统的临床培训,毕业后这方面能力欠缺。美国也实行“4+4”学制,但其毕业后的规培时间较久,可达3~7年。国内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是毕业前完成实习,临床能力培养被提前到了学校教育中。

国家要求本科毕业后必须参加规培,时间一般为3年。规培是提高医疗水平的有力举措,而资格考试是作为医师的门槛。通过规培的医生,诊疗更加规范。目前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尚在发展和完善中。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