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海空装备“新生代”密集登场 科技实力跃升见证

2025-04-2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从大邮轮“花城”坞内起浮,到大飞机“鲲龙”适航取证;从新一代货运飞船“轻舟”亮相,到升级版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近期,国产海空大型装备持续更新,成为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有力见证。

4月2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坞内起浮。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也在北海造船厂交付运营。同时,新一代太空“快递员”轻舟货运飞船在中国航天日正式亮相,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也获得市场准入证。

相比前代产品,这些海空装备技术实力更加出色。“爱达·花城号”的建造效率和起浮完整性大幅提升,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轻舟”具有低成本、高可靠、高应变、高智能的特点,包括一体化单舱构型设计、灵活配置的大容量冷链运输系统、智能化货物管理系统等。新一代“国信1号”养殖水体增加20%,能耗降低至少20%,在多个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AG600作为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具备低空低速性能好、灭火救援效率高等优势,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在该领域的空白。

业内专家指出,大型海空装备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这一领域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制AG600,中国全面突破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了民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和自主保障。AG600实现了全机机体结构、发动机及关键系统100%国产自主配套。

当前,制造业在外部不利环境下韧性进一步增强,与技术创新联结更加紧密。一方面,创新有效供给不断增强,支撑一批装备领域卡脖子短板产品顺利突破,部分重点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制造业新产品、新成果持续涌现,智能制造新场景新业态集成贯通,推动了重大装备生产效率提升和技术应用迭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装备工业近七成的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陆海空电装备发展持续向好,智能装备类产业快速发展,在船舶行业,骨干船舶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我国装备工业正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还将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例如,邮轮设计建造能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显著推动作用;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将促进饲料加工、冷链物流、水产精深加工等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轻舟货运飞船引入商业航天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新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快速迭代与应用。AG600将成为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与零部件、航电系统、适航标准体系等领域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