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二战一直输,凭啥是同盟国的顶梁柱之一?作用和中国差不多
写作确实不容易,每位作者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来创作内容,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更是为了生活和家庭的生计。因此,作为观众的大家,能理解和支持这些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前将插入5秒广告,观看五秒后即可免费阅读完整文章,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 | 张润晨
编辑 | t
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一下英国在二战期间那些独特而复杂的表现。大家可能会想,英国在二战中是否真如说的那样是“顶梁柱”呢?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太符合直觉,因为像敦刻尔克大撤退、缅甸溃败、香港战役这些,显然并不是辉煌的胜利。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屡屡失利的国家,最终却成为了同盟国的中流砥柱之一,与美国和苏联携手作战,甚至有些人认为它的作用与中国相似,撑起了整个战争的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英国在二战中屡战屡败,却依然能被称作是同盟国的重要支柱?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看看英国到底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还是一个“战五渣”呢?
在二战初期,面对纳粹德国的猛烈攻势,英国可谓是岌岌可危。尤其是在1940年爆发的不列颠空战时期,整个英伦三岛几乎都处于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德国动用了超过4.6万架次的飞机,向英国投下了整整7万吨的炸弹,造成了英国城市、工厂和港口的严重破坏。
面对如此压倒性的空袭,英国人民依旧坚韧不拔,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丘吉尔领导下的英伦三岛,凭借着“血汗、眼泪和不屈的意志”守住了最后的防线。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不分昼夜迎击德国空军,虽然损失了915架飞机,但他们最终还是保卫了英国的天空,成功挫败了德国“海狮计划”的登陆企图。
英国在不列颠空战中的顽强抗争,既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那时,英国已经成了欧洲唯一一块能够抵抗纳粹的自由土地,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得英国在同盟国中成为了一个象征。丘吉尔在当时的著名演讲中说道:“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街头巷战,在山丘中顽抗,我们绝不投降”,这句话激励了无数英国人,并成为了二战历史上的经典名言。
除了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坚守,英国在北非战场上的表现也堪称亮眼。尤其是在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中,蒙哥马利将军领导的英国第八军成功击退了德国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迫使德意军队撤退。
这一战无疑让英军扬眉吐气,隆美尔的25万德意联军在英国军队面前一败涂地,英国借此巩固了在北非的战略地位。此外,在诺曼底登陆的关键时刻,英国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美国是进攻的主力,但英国军队同样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卡昂地区,英军顶住了德军精锐装甲部队的反击,为盟军的“眼镜蛇行动”打开了突破口。可以说,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少不了英国的协同作战和牺牲。
然而,英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存在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失误。最为著名的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英法联军在法国战场上节节败退,最终被逼迫到敦刻尔克港口进行撤退。
在这场著名的撤退中,几十万英法士兵被困海滩,幸好数千艘船只赶到,才将这些士兵安全带回了英国。尽管英国宣传这次撤退为“奇迹”,但事实上,这是一场惨败。法国的盟友几乎完全被抛弃,英军也只能在德国军队的压力下勉力支撑。
另外,英国在缅甸战场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面对日军的强势进攻,英军节节败退,甚至在关键时刻放弃了仰光,这一决策不仅使得盟军陷入困境,也导致中国远征军的牺牲。为了保障英国的撤退,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戴安澜将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一系列令人痛心的事件,也使得英国在盟友心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
那么,尽管如此,为什么英国依然被称作同盟国的“顶梁柱”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英国的战略地位在二战中至关重要。首先,英国是欧洲唯一一个能够抵抗德国进攻的基地,是那时所谓的“炸不沉的航母”。
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国就是美军在欧洲的桥头堡,是对抗德国的关键所在。其次,英国在支援苏联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41年6月到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等大量军事物资。整个二战期间,美英总共向苏联提供了超过50万辆运输车。这些援助对于苏联能够挺过战争初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战斗最为惨烈的时刻,英国帮助运输和分发物资,成了美苏之间的桥梁。
总结来说,尽管英国在二战中的战绩中“输多赢少”,但它在同盟国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替代的。英国不仅是抵抗纳粹的最后防线,也是美军在欧洲的桥头堡,还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援助。即便有敦刻尔克撤退和缅甸战场的失败,英国在不列颠空战、北非战役和诺曼底登陆中的表现,以及对盟友的战略支持,依然让它成为了同盟国的中流砥柱。
就像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一样,虽然装备落后,战场上屡遭失利,但凭借着顽强的抵抗和对日军的牵制,中国仍然被视为同盟国不可或缺的一员。英国与中国一样,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以顽强的毅力撑起了战争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国家的坚持,最终确保了胜利的到来。
参考资料:
倪章荣:英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兼谈美苏的二战表现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