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非遗小香包绣出乡村“锦绣图”
创意、选料、裁剪、画图、走针、状物……5月7日,走进正宁县山河镇董庄村香包刺绣产业实训基地,十几名绣娘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赶制订单,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雷兰巧现场向大家演示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全过程。
“每年香包节前,我们都会创作生肖图案的香包挂件,今年,我设计了卡通蛇、立体蛇等不同造型的蛇元素香包。除了这些极具观赏性的香包饰品外,我还设计了零钱包、手机袋等实用性的蛇元素香包产品。目前,已销售各类蛇元素香包5万多件。”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雷兰巧说。
山河镇董庄村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是一家集香包刺绣、培训、加工、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村级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该基地在线下销售的同时,还建起了带货直播间,开启线上销售的路子,从而打造成香包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条。
“我们的香包直播平台于2024年6月份运营,绣娘们以本土方言的形式介绍了香包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推动了正宁的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带动的线上线下的销售,极大地提升了香包的品牌和群众对香包产业的信心。”董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科祥说。
“从分散经营到产业化集聚,董庄村建成全县首个香包培训实践基地,通过‘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年产值超500万元,户均增收1.6万元,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18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妇女们既能顾家,又能月入数千元,真正打通了家门口的致富路。”山河镇人大副主席张娜娜说。
近年来,正宁县立足香包刺绣非遗文化资源禀赋,坚持“传承+研发+创新”“公司+绣娘+农户”“线上+线下+文旅”大力发展刺绣产业,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小针线对接大市场,传承发展了非遗文化,培育了乡村致富产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走出一条非遗刺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