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潮牌再翻车!599元卫衣变“一次性纹身贴”,粉丝:这钱不如捐了!
近日,白敬亭主理的潮牌GOODBAI因599元卫衣胶印脱落事件再陷舆论漩涡。消费者晒出的图片中,卫衣背后的白鸽印花完整转移到车座上,如同“行为艺术”般荒诞。这并非GOODBAI首次“翻车”——2024年1月,其牛仔外套因pH值超标(9.0)被上海市监局通报,超标值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品牌当时承诺“严格加强质检监管”。如今同样的品控问题卷土重来,暴露出明星潮牌“流量至上”的致命伤。
GOODBAI卫衣定价599元,已接近轻奢品牌入门款,但其胶印工艺却连基础牢度都未达标。消费者实测显示,正常坐姿下胶印即可脱落,甚至被调侃“买卫衣送车座定制服务”。这种“质量与营销倒挂”在明星潮牌中屡见不鲜:欧阳娜娜988元浴袍被扒出成本不足百元,鹿晗千元外套被吐槽“质量不如地摊货”。更讽刺的是,GOODBAI卫衣在事件曝光后火速下架,却被网友扒出曾作为“明星同款”在直播间大肆推销,白敬亭本人也曾多次穿着出镜。这种“割韭菜”式操作,让粉丝为偶像情怀买单的钱,最终变成了代工厂的粗制滥造。
GOODBAI的困境,本质是明星潮牌“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的缩影。自2025年创立以来,该品牌凭借白敬亭的时尚影响力迅速崛起,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但过度依赖明星效应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当消费者发现,自己为“偶像设计”买单的产品,实则由代工厂流水线生产时,反噬来得格外猛烈。此次卫衣事件中,有粉丝痛心疾首:“花两个月生活费买的潮牌,质量比不过学校后街99元定制班服”。更耐人寻味的是,部分粉丝在维权时竟被其他粉丝回怼:“有问题找售后,白敬亭又不负责生产”,这种“护主心切”的逻辑,反而坐实了GOODBAI作为“明星周边店”的定位,与其试图打造的“健康生活方式品牌”愿景背道而驰。
明星潮牌的品控危机,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畸形生态。一方面,品牌方利用粉丝“爱屋及乌”的心理,将产品溢价转嫁为“偶像情怀税”;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的松散和质检环节的缺失,导致“高价低质”成为普遍现象。GOODBAI母公司喆亭好(上海)公司股权结构显示,白敬亭持股41%,是实际控制人,其个人形象与品牌深度绑定,质量问题直接反噬公众信任。这种风险在薛之谦羽绒服检出有害化学物质、余文乐MADNESS闭店等案例中早已显现。正如行业专家指出:“明星光环终会褪色,潮牌若仅靠营销‘割韭菜’,终将沦为一场泡沫”。
在消费者主权觉醒的时代,粉丝经济不再是“智商税”的代名词。GOODBAI的胶印脱落事件,撕下了明星潮牌的华丽外衣,也为行业敲响警钟:当599元卫衣的质量不如99元班服,当粉丝滤镜碎在车座上的胶印里,品牌方该明白——真正的潮牌价值,永远藏在面料的经纬里,而非明星的流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