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婚戒,都长什么样?
不一样的古老婚戒,一样的天然钻石。
只要你认真倾听,每一件天然钻石珠宝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爱与美”。
人们通常把1477年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给予法国玛丽公主的订婚戒,认作是天然钻石婚戒的起源。自那以来,永恒的天然钻石在人们的指间见证了无数浪漫姻缘。而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也诞生了各具特色且富含象征意义的独特婚戒。
说到象征意义,不得不提的就是藏头诗戒指 (Acrostic ring)。这种珠宝最早流行于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彼时的英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上流社会的生活极为精致,珠宝设计更是繁复精巧、唯美浪漫。人们利用不同宝石的首字母组成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常见的有love、dear、regards,还有名字、家族姓氏等等。它们不仅被赠予爱人,也能指代亲情或权力。
相传有一位爱尔兰年轻人,为出人头地而背井离乡。在他历经坎坷成为金匠之后,毅然决定回到故土,用亲手打造的“克拉达戒指 (Claddagh ring) ”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孩。克拉达戒指的造型非常独特,为“双手捧着一颗戴有冠冕的心”,其象征意义为“忠贞不渝”。既可以献给友情,也可以献给爱情。关于它的起源传说民间有三个版本,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诞生于公元17世纪的爱尔兰克拉达(高威城),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当然,除了这些神秘莫测的传说之外,克拉达戒指的佩戴方式也十分讲究。如果戒指戴在右手,则心朝外为单身,心朝内代表已有所属;如果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则心朝外为订婚,心朝内为已婚。
双石戒指又名“Toi et Moi”,在法语中是“你和我”的意思。它来自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世界上第一枚双石戒指就是他在1796年送给一生挚爱约瑟芬的订婚戒指。不同于传统的戒指,双石戒指的设计有两颗主石,由两颗比例相同或相似的天然钻石组合,相互搭配、映衬。正如它那浪漫的名字“你和我”,双石戒指也是相伴、结合的最好纪念。
最初,三石戒指 (Three-stone ring) 是结婚纪念日戒指,因为戒指上的三颗石头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代表爱、浪漫和诺言。但今天,它也成为了颇受欢迎的婚戒款式之一。除了爱情,这三颗天然钻石也可以代表家庭成员,以及生命中任何一位重要的人,表达爱与永恒。
永恒戒是将大小、切工均相同的天然钻石首尾相连,排镶于戒环之上。它流行于上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风靡时期,很快便在人们的婚礼上流行。永恒戒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主石”,但也因此让这些天然钻石看不见起始和终点,它们紧密又耀眼,象征永恒闪烁的爱情光辉。
我国古代一直有用同心结表达爱情的习俗,不过类似文化并非我国独有——在古希腊,人们也使用一种双绳结造型的首饰。这种结被称为true love knot,因其非常牢固,在航海中亦被广泛使用,又称reef knot(平结)。古希腊时新婚夫妇会用它来祈祷婚姻美满,这种造型元素也一直流传至今并被用于天然钻石婚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