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资唱歌”,闽商传奇与《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密码
最近在网上有个趣味说法,尤其在福建闽南地区特别火。大家说,被称为“福建省歌”的《爱拼才会赢》,在这里有个有趣的“规矩”——如果想在舞台上唱这首歌,得先“验资”。虽然这很可能只是网友们的调侃,但也反映了这首歌在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的极高地位。如果你关注过福建七匹狼和特步那场世纪联姻晚会,你或许就会发现,这个玩笑背后其实藏着些许的道理。
那场婚礼可谓轰动一时。特步的“小公主”丁佳敏和七匹狼的“公子”周力源步入婚姻殿堂,现场奢华至极。宴会邀请了超过千人,各路商界大佬和明星名流悉数到场祝贺。赌王四房的公子何猷君,超模奚梦瑶,甚至他们的小女儿何超欣都在场。而这场盛宴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之一,是喜公公登台献唱《爱拼才会赢》。传闻,那些能与喜公公同台唱这首歌的人,身价至少得上亿。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在福建的商业圈里,《爱拼才会赢》早就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更象征着一种身份,一种精神。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先从《爱拼才会赢》这首歌说起。1988年,陈百潭创作了这首歌,叶启田的深情演绎让它迅速走红。歌词简洁却富有力量:“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在那个台湾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正面临经济压力与生活挑战,这首歌为大家点亮了希望的火炬,激励着他们不屈不挠地奋斗。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这首歌也传到了大陆,尤其在福建地区,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福建,尤其是闽南一带,一直有着浓厚的商业传统。因为土地资源有限,依赖农业很难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这里的人们早早开始了闯荡商海的旅程。从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民间贸易,再到今天全球化的闽商网络,福建人在商业领域凭借着勤劳与智慧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将一代又一代福建人联系在一起。无论背井离乡,还是远渡重洋,他们总是敢于迎接陌生的环境与未知的风险,从不退缩。即使没有钱没有资源,也能白手起家,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即便遭遇困难,他们也会咬牙坚持,坚信只要努力拼搏,终将迎来转机。
七匹狼与特步,正是福建商人的典型代表。七匹狼创立于1990年,起初只是一家小型服装厂,但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逐步发展为国内知名的男装品牌。特步则在1987年诞生,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两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的不懈奋斗,也离不开无数员工的辛勤付出。而《爱拼才会赢》,正是他们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资金短缺、市场竞争等难题屡屡出现,但他们始终保持“爱拼才会赢”的信念,勇敢地突破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回到那场世纪联姻的晚会,喜公公在舞台上演唱《爱拼才会赢》,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娱乐环节。它传达的意义深远——不仅是对新人幸福生活的祝福,更是对福建商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能与喜公公一同站在台上唱这首歌的人,都是商界有着卓越成就的精英,他们用自己的经历演绎着“爱拼才会赢”的真实含义。
当然,“验资唱歌”只是个幽默的玩笑,并不是真的需要检验财富才能唱《爱拼才会赢》。但这一说法,的确反映了这首歌在福建人心目中的份量,也折射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福建商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对福建人而言,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行业,这首歌都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激励他们不断拼搏,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它就像一首永恒的战歌,伴随着福建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