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许世友与前清大内高手论功夫,揭开其20米内躲过子弹之谜
2015年1月8日,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3D功夫电影《一代宗师》在中国内地隆重上映。这部影片以清末著名拳师宫宝田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林争霸故事。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观众热议,票房屡创新高,成为当时国产电影的票房记录保持者。
宫宝田在清廷担任四品带刀侍卫,曾多次出任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亲卫,甚至是张作霖的保镖,并最终成为清朝末代大内侍卫总管。观众在欣赏电影后,常常会好奇:宫宝田真的如电影中那般英勇神武吗?若与同期的其他武术高手相比,宫宝田的确是一位真正的武学巨擘。这位八卦拳的宗师,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其真实生平比电影中的描绘更为传奇。那么,宫宝田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1941年,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听闻宫宝田的大名,特别是关于他当年为张作霖担任保镖时,如何在20步之内巧妙避开张作霖射来的两颗子弹的传闻。许世友深感兴趣,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年逾古稀的武术大师,并因此揭开了宫宝田的神秘面纱。
宫宝田生于1870年,出生地位于山东省马石山脚下的青山村。13岁时,他随亲戚来到北京,在一家米店做学徒。每天,他都负责捣米送粮,而在王府的护院总管尹福操练兵马时,宫宝田常常目不转睛地观看,甚至忘记了回到米店。随着时间的推移,尹福注意到了这个瘦小的孩子,并开始与他交谈。宫宝田对武术的兴趣和天赋令尹福十分欣赏,于是将他收为徒弟,教他武艺。
尹福发现宫宝田不仅对武术极其痴迷,而且理解力极强。于是,他便决定让宫宝田辞去米店的工作,转而成为王府的看家护院,开始系统地学习武术。由于宫宝田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尹福最终带着他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董海川是清咸丰年间的武林总管,他将道教的八卦掌与佛教的少林拳相融合,创造出了八卦游身连环掌,开创了这一全新的武学流派。
虽然宫宝田外貌普通,身材不高,但他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尤其以忠诚和正直的品性赢得了师傅董海川的深厚喜爱。董海川不仅亲自传授了宫宝田八卦拳的秘技,还将自己的一生总结写成的《八卦拳谱》传授给了他。三年后,17岁的宫宝田因其卓越的武技和高尚的品行,被推荐担任清廷带刀侍卫一职。一年后,他在宫廷中声名鹊起,最终成为清朝最后一位大内武术总管,负责保护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安全。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华时,宫宝田作为忠诚的侍卫,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由于他英勇无畏、尽职尽责,事后慈禧太后对他予以重赏。然而,宫宝田内心却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他逐渐意识到清朝的衰败已成定局。两年后,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后,宫宝田便告病回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青山村,开始教授八卦拳。
在青山村的宫宝田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1922年,张作霖得知他赋闲在乡,便派人邀请他出山,担任奉军的武术总教练和贴身保镖。宫宝田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也渴望再度展现自己的武功,便答应了张作霖的邀请。
当宫宝田第一次与张作霖见面时,张作霖对这位身材矮小、外貌普通的武术大师并没有太多的信心。见此情景,宫宝田主动提出让张作霖试一试他的功夫。于是,宫宝田与张作霖约定,后者在20步远处开枪,宫宝田则成功避开了两颗子弹。张作霖惊叹不已,宫宝田的武艺使他完全服气。
宫宝田在保护张作霖的过程中屡次化险为夷。一次,张作霖和宫宝田参加日本人举办的宴会时,宫宝田凭着敏锐的直觉,成功阻止了一次暗杀。当晚,宫宝田和随行的卫兵一起保护张作霖逃脱险境。途中,他们遭遇了一辆洋车的袭击,宫宝田及时反应,拉紧马缰、带领张作霖快速逃离。就在他们身后,洋车爆炸了,张作霖险些丧命,而宫宝田再次凭借其精湛的武艺救了大帅一命。
宫宝田的声誉因此大振,许多人开始称他为“宫侠”。然而,随着张作霖的去世,宫宝田辞去了保镖职务,重新回到青山村教授八卦拳,过上了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