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往事:38年前,桐乡第一届春晚是长什么样子的?

2025-05-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文/桐城一派

春晚,欢乐与忧愁交织。

回溯到1983年首届春晚,央视春晚已走过42个春秋。从最初的新鲜感,到鼎盛的辉煌,再到如今的审美疲劳,日渐式微的央视春晚,现已堕落到“没人关心”的境地,仿佛是个被冷落的老人。

也许你未曾听说,38年前,央视春晚举办的第五个年头,桐乡电视台横空出世了一台别具地方特色的春晚——“欢乐今宵”。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场带有浓厚桐乡色彩的春节晚会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你是不是很好奇,桐乡的第一届春晚究竟是什么时候举行的?它又是什么样子?接下来,坐好骨牌凳,跟我慢慢道来。

1987年1月中旬,桐乡的这场迎春晚会在新建成的青少年宫录制,临时搭建的演播厅成为了这场盛会的舞台。演播厅正中央,悬挂着桐乡电视台(TTV)标志和晚会的主题“欢乐今宵”四个字。

台标下方,是桐乡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的“电声乐队”,一字排开,手风琴、电子琴、架子鼓、电吉他、双簧管、黑管、小号等乐器陈列齐全。七名成员中,男生6人、女生1人,最大37岁,最小23岁,可谓是桐乡乐坛的“江南七怪”。

主持人是当时在杭州某中学教书的董慧临。虽然他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家熟知,但他的艺名“阿宝”却听说过的人不少。那时的阿宝,还没红到为人熟知,距离他被称为“微剧之父”还有许多年,尽管如此,他已经展现出主持才华。

每个明星都有过青涩的岁月,阿宝的主持风格虽然还带点紧张,但已算得上得体,毕竟那是他第一次主持,而且台下坐着的是当时的桐乡县委领导,气氛多少也有些不同。

回望38年后,当时坐在观众席的领导们,如今笑容满面、穿着朴素、亲切可亲,年轻的面容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虽然这台春晚的规模不大,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独唱、合唱、男女声二重唱,到相声、武术、魔术、舞蹈等节目一应俱全。虽然演播场地、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方面无法与今天相比,但对于一个县级电视台来说,能够办起这样一台春晚,给全县人民献上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开场和压轴节目,分别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开场后,阿宝用“虽然现在是寒冬,但人们的心中早已期待着春的到来”引出第一个节目——女声独唱《春之歌》。而压轴节目,则是由桐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的学生们演出的现代舞《北回归线》。这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虽然舞蹈动作略显稚嫩,但跳得有模有样,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毕竟是第一次举办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节目组从编导、演职人员到化妆师、灯光师、摄像师、道具管理员、服装设计师、音响工程师等,都是在摸索中前行。

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这台38年前的春晚。对于一个县级电视台来说,无论是物力、人力、财力,跟央视或省市级电视台相比,都无法相提并论。但这台开创了桐乡春晚历史的晚会,依然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的音像资料,永远刻录在桐乡电视台及文艺界的史册之中。

(鸣谢:照片由当年晚会参演者蒋先生和沈女士提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