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尔布拉克》——寻找自我,走向救赎
“生活就像开车,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后视镜,但最重要的还是向前看,否则早晚会出事。”
“当然,过去的风景让人留恋,但谁不期待未来会带来更美好的景象呢?”
“每个人的光辉都不同,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散发属于自己的芬芳!”
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的《肖尔布拉克》,改编自张贤亮的同名小说。
尽管已经是80年代的电影,但影片所展现的人性思考、独特视角和现实主义风格,至今依然深具震撼力。经历岁月的洗礼,观众的感受愈加深刻。
故事情节简洁明了:不同于激情四溢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个“盲流”,孤身一人前往新疆寻找生计。他没有宏大的理想,唯一的目标便是“活下去”。在途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并最终遇见了女主角,找到了可以安稳度日的港湾。
最困难时,命运的安排显得格外自然,幸福源于内心的善良、理性、勇气与决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几乎没有提到任何角色的名字,导演是否故意为之也无人知晓。也许这恰恰是想表达:“普通人没有必要依赖姓名来标识自己。”
一、男主角曾说:“好人没好报。”
因贫穷和饥饿,男主角与父母告别,独自去新疆打拼。曾经因拥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他曾被认定会成为学校里的老师,但由于两个同乡的谎言,他被误解为“不诚实”而失去了这个工作。虽然如此,他还是忍痛卖掉自己的衣服,帮同乡筹集路费。
偶然间,他看到一位卡车司机在修车,顺手帮了个小忙,于是搭上了司机的车,打算去其他地方碰碰运气。男主角天生的善良和诚实打动了司机,最终他被收为徒弟,一起开起了卡车。
到了结婚的年纪,车队的师傅为他介绍了一位逃难来的陕北女子。婚后,男主角竭尽全力宠爱妻子,但妻子始终冷淡如冰。终于,妻子与一位青梅竹马的男友重逢,两个在灾难中幸存的灵魂依然彼此相爱。男主角无奈道:“这样下去,我也难受,你也难受,他也难受。” 于是他选择放手,办理了离婚手续,祝福她们走到一起。
经过这些生活的打击,男主角对师傅说:“好心没好报。”
二、师傅回应:“若心存好报,那好心便不是真正的好心。”
几年后,男主角开车行驶在风沙弥漫的大漠中,忽然见一位怀抱小孩的女子急需搭车,他主动停下车,载她前往“肖尔布拉克”。途中,他发现孩子高烧不退,便立刻加速把孩子送去医院。孩子的生命得以保住,男主角也和孩子成为了朋友。
此时,温婉美丽的女主角也渐渐爱上了男主角。当男主得知她曾是被领导侵犯的插队高中生时,两颗受伤的心在除夕夜终于走到了一起。
命运如此偶然,却又不可避免。
“有些东西并非属于你,只是暂时借给你,你若认为它原本就是你的,那你便错了。”
每个人看电影的角度不同:如果你想寻求“自我救赎”,那你可以看这部片;若想感慨时光流逝,回忆往昔,那这也是一部好电影;如果你对男主角风尘仆仆的英姿,女主角淳朴美丽的模样感兴趣,那你可以细细品味;如果你什么都不求,那就不看也无妨!
原本我打算像导演那样,不提及任何人的姓名,但出于对演员辛勤工作的尊重,还是简单提一下:本片由包起成执导,杨仁山编剧,周里京、张伟欣、朱琳、吴喜千等主演。
片中,师傅曾说:“肖尔布拉克的咸水泉,泡过的人,比黄金还要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