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适在戛纳电影节的两个亮点,呈现高光时刻,开启身份的变迁
于适参加戛纳电影节,真是给国人争光,成为国外媒体眼中的宠儿,各种活动采访应接不暇,作为电影节,采访的内容自然是与电影作品有关。
相信很多观众影迷都看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画面,那就是知名的汉学家、中国电影专家Luisa,为了于适特意送出一份大礼。
Luisa询问于适拍摄电影《封神》的细节,她很好奇,年轻的于适,怎么能在电影中表现的这么出色呢?
事实上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很多观众对于适有同样的想法,过去很多演员饰演过姬发这个角色,对于年轻的于适来说,有着很大的压力。
于适不但抗住了压力,而且给观众交出满意的答卷,年纪不大但是能把复杂的角色演绎的出神入化,只能说明于适为了这个角色下功夫了。
除了《封神》之外,于适的另一部作品《我的阿勒泰》,同样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很多媒体人表示,通过这样的作品,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有了更多更详细的了解。
于适作为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时常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拍摄这样的作品,除了角色吸引人之外,通过作品能宣传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也是他的初衷之一。
正因为这些口碑之作,于适在戛纳电影节出现了高光时刻,在光环之下,于适没有骄傲,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此次他参加戛纳电影节,担任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推荐人,因为自身作品口碑好,获得媒体的关注,不论是采访还是互动环节当中,于适把握各种机会,介绍很多优秀的青年导演们,同时希望他们执导以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电影作品,能让更多人看到。
除了呈现高光时刻之外,在戛纳电影节,在于适身上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当媒体采访他对导演电影的一些见解,于适开口就是吸引人的经典,谈到剧情的一些新颖构思,让媒体感觉到,这样的设定既有新颖性还有极强的艺术性。
这一次的戛纳之行,于适面对国内外的诸多媒体,他输出很多价值量极高的信息,让人看到他是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电影人。
正因为他谈到对导演电影作品的一些设想,博得了大家一致认可,让很多人已经期待他能早日跨界做导演,像于适这样才华横溢的演员,跨界做导演,具备诸多便利条件。
像演员出身的导演通常更擅长指导演员表演,因为他们深知表演的分寸感,以及角色情绪的呈现,于适在《封神》中饰演的姬发,需平衡忠孝与自我觉醒的矛盾,这种表演经验将帮助他在导演时精准把控演员的微表情与肢体语言。
虽然于适没有官宣是否做导演,但是他的构想真的很吸引人,看出他的电影视野是多么的丰富,相信在未来于适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不过在这次的戛纳电影节上,他带来的惊喜已经足够多了,除了谈电影的创作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之外,于适的英文发言,让人觉得意外,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英语发音这么的标准。
于适被夸是全能艺人,相信他的每一项技能的背后,都是他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