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较量》自我羞辱,淹没在观众口碑中,完全不冤!

2025-05-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如果你曾被大众批评的“神剧”所吸引,那你应该知道,这类剧集往往具备三大特质:反智、反逻辑和反常理。缺一不可。最近播出的悬疑大剧《绝密较量》让我又有了这种感觉,几集下来,完全符合神剧的标配。

我们从剧中展现的剧情来谈:

第一集,杨教授与台湾间谍刘丽静的见面场景真是让人目瞪口呆。竟然没有任何核实对方身份的措施,二人仅凭“网友见面”式的接触,便一起进入了国家重点保密单位——核能实验室。导演似乎把这些国防科研单位当作了菜市场,访客只需出示一张临时证件就可以畅行无阻。更离谱的是,台湾女特务一进入实验室便开始实施暗杀和数据拷贝操作,简直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在做梦。

接下来,剧中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景——燕城国际会议。导演似乎更关心谁死得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死得合理。于是,“中方代表”突然提出要和外商代表交换茶杯,结果中毒病危。可笑的是,国际会议的安保措施一向严格,茶歇食品绝对会经过毒理筛查、人员轨迹也得受到监控。主客明明点的是可乐,却被“建议”换成茶,这种不合情理的情节,简直让人怀疑这是在看一部喜剧。

第三集,黎科长押送绝密电脑前往国安局保存。途中,他发现有嫌疑车辆在跟踪。黎科长对司机说:“开快点,甩掉它。”这一瞬间,我脑袋里冒出一个大问号:这是解放了,还是没解放?如果是在敌占区,这样的决策是合适的,但在解放区,这“送上门的肥肉”为什么要“甩掉”呢?难道不应该直接将跟踪车拦下、捉拿嫌疑人?导演可否解释一下,我这个观众的思维是怎么出了问题?

剧中的主角杨光,是国安部门的老侦查员,深耕一线多年。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在案件侦查初期,竟然提出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请求。业内人士会觉得这简直是笑话,因为国家对技术侦查的使用有严格规定,任何资深侦查员都心知肚明,这不是轻易能使用的手段。杨光哥,你不是该是“老”侦查员吗,怎么这么“幼稚”?

再来说说第六集,杨光发现两个嫌疑人正在科学家的驻地行窃,然而他选择了孤身前往,没有联系附近的保安或派出所,只是通知了在医院的手下。结果,杨光在追捕过程中被撞得半死。这个“孤胆英雄”的行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简直傻得不能再傻。

第八集,杨光为了确认嫌疑人是否已到达瑞士,竟然动用了驻外的同行进行偷拍和跟踪。同行汇报称:“嫌疑人进入了一家酒店,我们无法进入,只能使用一些特殊手段。”我不禁想,这所谓的“特殊手段”会是什么?难道瑞士方不会觉得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甚至是对主权国家的冒犯?虽然编剧和导演可能会辩称这是艺术创作,但外交事务岂是可以随便玩弄的?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难道你们真的能“装糊涂”?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到,《绝密较量》停播的原因是什么了。如果它真的因口碑差而被淹没,那也怪不得任何人。

结尾时,我给大家一个秘密:“抗日神剧”如何变身“国安神剧”?只需要换上一套服装,搬到现代场景即可。

感谢大家的阅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