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被人民网“点名”的德云社,暴露真实处境,原来姜昆说得没错
当源于韩国的韩语应援与经典的相声文化相遇时,仁川的剧场外仿佛上演了一场文化奇袭,令世人忍俊不禁,笑到泪流。
粉丝们挤在剧场的门口,甚至几乎打破了玻璃。不远处,穿着汉服的姑娘和举着韩文灯牌的大叔齐声用蹩脚中文高呼着“郭德纲”,声浪震撼到几乎掀翻顶棚。谁能想到,二十年前的他,还是在后台啃着冷馒头,台下的观众咀嚼瓜子的声音比他的包袱还响亮。
那个年代,说相声简直就像在乞讨。小小的郭德纲五岁时在天津胡同里听评书,口水都能把前襟打湿。拜了名师,习得一身本领,然而上台后,底下的大爷却轻松地入睡。最惨的时候,三位演员对着仅有的一位观众鞠躬,结果人家摆摆手:“你们继续,我不走了。”
后来,他在北京的小茶馆中与徒弟们硬抗。虽然没有灯光,也没有音响,只有一张嘴,但有人认为他们疯了,这时代谁还会听相声呢?然而,当他把网络热梗塞入《报菜名》,将韩剧台词融入《大保镖》,年轻人们几乎疯狂。2005年,手握黄牛票的人将票价炒到两千块,剧场外的队伍能绕紫禁城三圈。
转折总是来得措手不及。在2010年,核心成员纷纷离开,网络谩骂声如潮水般涌来。郭德纲不仅没有哭诉,也没有闹腾,而是将师徒制替换为劳动合同,按照演员的表现算绩效发奖金。尽管有人指责他铜臭味太重,但他却带着徒弟杀到纽约百老汇,十足的英文演绎《八扇屏》,让台下的外国观众笑得乐不可支。
那些争议如影随形。人们批评他的段子太庸俗,指责他的师徒关系像宫斗剧。曹云金的一篇千字长文,引发全网热烈讨论。然而,郭德纲转过身,带着岳云鹏上春晚,将相声带入短视频平台,连姜昆都不禁感叹:“此子,真正把相声唤醒了。”
然而,此次仁川演出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那些韩国大叔笑得泪流满面。当演员高喊“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时,全场骤然安静。身着西装的韩国商人,穿着汉服的留学生,纷纷起立鼓掌。原来,笑声真的超越国界,传统艺术扎根于土地,也能够茁壮成长。
如今,打开短视频,看到00后们追着德云社的直播,他们把《西游记》改编成相声剧,直播间抢票到手机发烫。谁能想到,这门即将被遗忘的古老技艺,竟会以这样令人惊喜的方式重生?下次如果有人再问,传统文化如何能焕发生机?看看德云社,就能在那些沾满汗水的大褂里,找到答案,以及让世界捧腹大笑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