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评《无尽的尽头》:真诚呈现未成年人司法现实图景

2025-05-1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某种程度上,《无尽的尽头》打破了传统法治剧的框架,展现了国产剧的新可能性。当无数观众在黑暗中为同一个场景落泪时,那一刻的改变悄然发生。

《无尽的尽头》

揭开痛苦,照亮微弱的光

理应是充满糖果与星光的孩子世界,却有些孩子生活在恐惧和伤疤之中。近期落下帷幕的《无尽的尽头》,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为主题,给人带来了震撼与反思。最终的“阴霾消散”的结局让人松了口气,许多人都感叹:“真是痛快!”

尽管《无尽的尽头》涉猎的题材不轻松,且本身就自带沉重的属性,容易堕入“枯燥说教”和“空洞宣传”的陷阱,但它巧妙地跳脱了传统的框架,通过别具一格的方式重新讲述了那些“老故事”,并取得了豆瓣8.1的好评。

这部由任素汐、高伟光等人主演的法治剧,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主线推进单元案件”的结构,把庞大的“未成年人保护”话题分解成具体的个案,每个案件紧凑且富有波折,同时主线剧情贯穿其中,让整部剧既充实又连贯。剧集呈现了6个改编自真实案例的单元故事,如“三少年霸凌案”“逼迫儿童盗窃案”“游湖杀子案”等等,直面背后的黑暗现实与人性,不掩饰、不美化,直击社会痛点——原生家庭缺失、教育体系失衡、儿童保护漏洞等问题在剧中纷纷暴露出来。观众在惊讶之余,也开始反思这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剧中的人物塑造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派,都充满了血肉和复杂性,远离了传统剧集中的脸谱化形象。检察官们并非完美的“英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和过往。林之桃从小生活在父亲的暴力之下,郑雁来的普法活动让她得到法律的武器,勇敢地与家人决裂,重塑自己的人生。而白恩宇也曾误入歧途,参与过暴力行为,但幸运地得到了法律的拯救,最终成为少管所队长,开始挽救其他误入歧途的少年。他们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法律的理性与人性的温情。

反派角色也不是单纯的“恶人”,随着剧情推进,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冷漠和扭曲背后都有深层的根源。黄家旺,那个霸凌致死张文轩的“小霸王”,让人又恨又怜。他的暴力来自父母的过度溺爱和暴力,暴戾的性格正是“原生家庭”的烙印。甄荣偷拍女生并传播给他人,其实是被母亲的控制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下,酿成了悲剧。剧集直面恶行的同时,也追溯了恶的源头,让反派形象变得复杂且生动。

不仅是叙事和人物塑造,《无尽的尽头》的视听效果也堪称精妙。冷峻的镜头语言避免了过度煽情,尤其是一些细节场面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烂尾楼的跳楼现场通过俯拍长镜头呈现,极具视觉冲击力,将受害者的绝望与施暴者的冷漠并置;手持镜头捕捉到审讯室单向玻璃的冷光,特写嫌疑人紧张的手指,渗透出悬疑气氛;法庭戏的特写镜头、少管所的长镜头等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法律程序的庄严与人物内心的挣扎。同时,剧集的配乐也极其克制,只在关键时刻点缀其中,恰到好处地强化情感的表达。

演员的精湛表演同样为剧集增色不少。高伟光、刘琳等实力派演员的表演真实自然,细腻扎实,场景和道具的一比一复刻,以及真实检察官的参与指导,让每一幕都充满了“真实感”,仿佛我们身临其境。

正是这份“真”,让剧中的许多桥段触动了人心。林之桃在检察院门前遭遇受害人母亲的泼漆,她不闪避,眼中却满是同情;郑雁来在记者会上揭示自己曾遭家暴的伤痕,坚定地表示:“我比任何人都恨加害者,但法律不能保护那些想改过的人,才是最大的恶。”宁楷桐因母亲杀父被判刑,家破人亡,心中充满对林之桃的仇恨,甚至企图纵火杀她,但在得知真相后,她流下悔恼的泪水,仇恨的火焰消散,悔恨取而代之。

其中最触动人心的是,郑雁来在找寻无名少女的过程中,轻声对她诉说:“我猜你是秋天出生,秋天的孩子身上有许多谜……”这一瞬间,观众仿佛感受到那些无法言说的哀伤。

黄家旺虽然依然桀骜不驯,但在收到弟弟考取大学的消息时,第一次流下了眼泪,显现出他身上依然有人性的光辉。

这一切细腻的桥段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与司法保护的深刻图景,让人感到——保护孩子,绝不是某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共同守护的责任。剧中未检办墙上的标语“给孩子一个未来”,不仅是创作者的责任,更是社会进步的共同追求。

如果艺术仅仅是幻想的供销商,它就沦为麻醉剂;只有紧扣现实,触及痛点,艺术才能成为利刃。创作者的责任,是倾听时代的“哭声”,并以真诚的叙事传递反思的光辉。《无尽的尽头》跳出传统框架,为国产法治剧开辟了新天地,当观众为同一幕落泪时,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莫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