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短剧崛起,B站短剧策略超越爆款
文 | 蒜香啫啫角
近日,一部名为《姜颂》的古装微短剧在芒果TV和B站两大平台同步上线。虽然这部剧尚未掀起广泛的热潮,但它在上线两天内便取得了亮眼成绩:B站播放量突破260万,追剧人数达到1.8万,而芒果TV的播放量则已突破1.2亿次(根据猫眼数据)。作为一部微短剧,《姜颂》打破了常见的套路,将传统的穿书女主设定彻底颠覆,呈现了穿书人与觉醒土著的双女主角博弈与成长的故事。其新颖的剧情和轻松爽快的节奏,成功吸引了观众眼球,展现了微短剧在内容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长视频平台纷纷试水微短剧的背景下,B站从去年起加大了对短剧的投入,并通过推出充电短剧试图打造符合平台特色的短剧内容。平台还与上百家机构合作,扩展微短剧资源,并通过“曦光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原创内容的扶持,深化其在原创生态上的布局。此次与芒果TV同步播出的《姜颂》显然标志着B站的短剧战略从单打独斗转向了更为协同的生态化运营。
### 一
本应被穿书女主姜娇娇替代的小说女主姜颂,凭借强烈的求生欲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迎来了两位女主共存的局面。姜颂的自我觉醒与带着现代观念的姜娇娇之间的碰撞,赋予了这部微短剧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豆瓣上有网友评价道:“一个是被世界压迫依旧不屈的灵魂,一个是被自我怜悯困住的少女,两条剧情线并行交织,充满深意。”
作为每集仅20分钟的微短剧,《姜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剧情不连贯、人物逻辑较松散的问题。然而,在这种快节奏的推进下,频繁的剧情冲突成功地带给观众强烈的“爽感”,特别是“女主”形象的塑造令人耳目一新。姜颂在被逼婚自杀时冷冷说道:“别让你的血别脏了我的新裙子”;被指责“爬床”时她又毫不示弱地回应:“我若能科考入仕,何必用身子攀高枝。”这些富有女性意识的台词,不仅打破了穿书女主往往注定沦为炮灰的传统设定,更与屏幕前的女性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与此同时,《姜颂》并未仅仅讲述姜颂的故事,还细腻刻画了穿书女主姜娇娇的成长。姜娇娇虽拥有穿书剧的“金手指”,但她的现代思维与古代情节的冲突,使她既有活泼伶俐的一面,也因几次失误逐渐走向心计深沉的角色。她的经历让观众看到,她并非单纯的恶毒女配,而是一个迷茫的女孩,一心想成为姜颂,却忽视了自身的闪光点。编剧在小红书中曾提到:“姜娇娇只是迷失了方向,她忽略了自己内在的光芒。”这也意味着,《姜颂》并非单纯的“雌竞”故事,而是两位女性在互相较量中共同成长的励志传说。
这部具备新鲜感的古装剧加上主演们的精湛演技,使得《姜颂》在播出两天内,迅速占领猫眼平台短剧热度榜首,显现出观众对这种内容的喜爱。然而,除了剧情上的创新,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为什么B站会选择在此时推出这部剧。
### 二
《姜颂》在双平台的播放,或许是B站短剧战略的一次“压力测试”。相较于芒果TV深厚的长视频传统,B站可能更希望通过这类短剧,构建出属于平台的独特护城河。B站将《姜颂》纳入平台的初衷,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收获一部爆款剧集,而是希望借此探测观众的喜好与趋势。
从播放数据上看,B站的播放量与芒果TV仍有差距,但B站的弹幕文化无疑给了观众与剧集之间更独特的互动体验。例如,剧中的无关人物被取名为“张三”,在B站的弹幕中引发了一波热烈的吐槽。每当金句台词响起,弹幕也会随之涌现,这种与众多观众共享剧集的快乐是B站独有的追剧体验。
此外,B站为《姜颂》推出了“二创大赛”,通过奖励机制激励用户为剧集创作二次创作内容。尽管目前二创内容还停留在“姜颂有多狠”的阶段,但在官方支持下,B站的用户群体很可能会创造出超出预期的精彩二创,帮助《姜颂》在更广泛的市场中扩散。
尽管“二创”现如今已经成为许多社交平台的常见现象,但在B站,二创内容更侧重创作者的自我表达,而非单纯的“引流”。这一点,使得B站的二创内容影响力巨大。对于诸如《姜颂》这类情节创新、人物设定具有强烈意识输出的剧集来说,B站的创作者们无疑能够为其提供更多丰富的内容素材。此前,B站短剧负责人就曾表示,短剧的更大价值在于为平台内容池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并为UGC内容生态提供更为丰富的循环源。
此外,B站的短剧商业模式也在逐步调整。过去,B站短剧主要依靠IAP模式,通过“充电”解锁内容。而今年,B站推出了短剧小程序,开启了IAA模式,为短剧版权方提供了更多的变现方式。通过这些举措,B站显然希望在短剧领域独树一帜,打造符合平台特色的精品短剧,并尝试通过这种新形式吸引更多用户,为平台开辟更多用户群体。
这一系列的操作反映出B站的务实态度。它并不盲目跟风,而是通过剧情内容的创新与多样化,探索并满足用户的兴趣偏好。《姜颂》这类内容的成功,也展示了B站在短剧市场中潜藏的巨大潜力。未来,B站或许会以IP思维开发短剧,借助短剧推进某一IP的内容发展,或者将短剧作为院线内容的先导集。
虽然B站在短剧领域尚无显著优势,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内容市场中,短剧这一形式有望为平台带来不一样的成果,这也是未来行业关注的重点。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