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搞砸”春晚,仍是央视宠儿,岳云鹏凭什么逆袭?

2025-05-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春晚,作为明星们的“试金石”,无数人的梦想之地,而岳云鹏无疑是其中一个“特别的存在”。自2014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以来,到2023年,他已经连续亮相六次。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频繁“翻车”的场面:笑场、口误、忘词,甚至整段表演全盘崩塌,这些失误几乎每年都会成为热搜话题。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失误非但没有让他从春晚舞台消失,反而让他成了央视的“常客”。那么,岳云鹏的“春晚之路”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前不久,乐哥为大家揭开了这个谜团。

回顾岳云鹏这几年的春晚历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失误不断”。从2014年到2023年的六次春晚演出中,五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翻车”状况。可奇怪的是,这些“翻车”不仅没有让岳云鹏的形象崩塌,反而给他带来了一个“翻车出圈”的标签。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小岳岳笑场都比别人段子的笑点还高。”而岳云鹏自己对此也持宽松态度,曾在微博上自嘲:“这就是我,咋地吧!”

有人说,岳云鹏能够频频登上春晚,是因为背后有郭德纲的撑腰。然而,经过深度剖析后,乐哥发现,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岳云鹏的成功,更多归功于他那种拼劲十足、踏实肯干的精神,以及他那种深得人心、接地气的独特魅力。

岳云鹏的成长并不顺利。小时候家境贫寒,七个兄弟姐妹,家里连学费都凑不齐。他早早辍学,十几岁就跑到北京打工,做着刷碗、端盘子、擦桌子这样的体力活,日子过得艰难无比。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在一家饭馆打工时,偶遇了郭德纲。进入德云社后,岳云鹏的条件并不优越——嗓音平凡、外貌普通、文化水平不高,最初他只是个扫地的小学徒。为了证明自己,他比别人更加努力,别人练半小时,他就练两个小时,凭借这种刻苦精神,他在竞争激烈的德云社中脱颖而出。

岳云鹏的“笑场”标签,实际上源自一次“意外”。某次表演中,他因失误笑场,谁知反而让观众觉得特别搞笑,并因此记住了他。从此,岳云鹏的“憨厚”形象便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

他的相声风格非常简单,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也不刻意设计令人捧腹的大包袱。他擅长通过自嘲“胖”“穷”“傻”来引发笑点,比如那句经典的“我不是胖,我是对生活的热情过了头”,既令人发笑,又能感受到一种温暖。他的段子中也常常夹杂着生活的哲理,比如那句“生活不易,咱就哈哈一笑”,简单的一句话,却在不经意间给予人力量,特别是在当今压力重重的社会环境下,岳云鹏的相声就像一杯温暖的茶,简单而治愈。

春晚的舞台需要怎样的节目?答案显然是能让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的表演。尽管岳云鹏常因“套路化”而被吐槽,但他的表演方式直接朴实、不做作,正好迎合了普通观众的笑点。而且,岳云鹏的草根逆袭故事更让他接地气,许多观众觉得他像是身边的亲人,亲切又真实。

因此,尽管他屡屡“翻车”,央视依然愿意给他机会。因为春晚看中的,是他身上那股浓厚的烟火气,正是这种质朴与真实,成就了他的独特魅力。

当然,岳云鹏的演艺之路也伴随着不少争议。有些人认为他的相声过于简单,缺乏深度,过度依赖卖萌和耍贱来博取笑点,难以走得长远;也有人觉得他在成名后逐渐“飘了”,比如在某次综艺节目中,他评论李斯丹妮“腿太粗”一事,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甚至还有粉丝指出,岳云鹏最近几年的表演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春晚这样的大舞台上,频繁的失误让观众感到失望。若他继续停留在“翻车自嘲”的舒适区,而不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或许会被观众逐渐淘汰。

然而,岳云鹏并没有停滞不前。比如在去年春晚,他尝试加入情景化段子,努力用相声讲述故事。尽管效果尚不完美,但至少可以看到他在不断尝试突破自我,寻求进步。

正如郭德纲所说:“说相声,最终拼的还是文化。”这句话,对于岳云鹏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想真正成为“第二个郭德纲”,他还需要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创作内容。毕竟,观众的笑点在不断变化,他的表演风格也需要与时俱进。

总的来说,岳云鹏的优势在于他那种不矫揉造作、接地气的魅力。只要他保持对相声的热爱和敬畏,始终不忘初心,他的相声之路将会走得更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