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剧版洗白?“最美”沈皇后在《知否》原著中,是个神奇的存在
《知否》作为宅斗剧中的佼佼者,宫斗部分更是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在剧版中,沈皇后无疑是“最美”的存在,她与皇帝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她所展现的国母风范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若将目光转向原著中的沈皇后,她却是一个令人不禁要摇头的角色:
相比起后宫那些巧笑倩兮的美人,沈皇后就像个被岁月磨砺的黄脸婆。她不仅气度平庸,见识浅薄,甚至连统御六宫的能力也显得捉襟见肘。如此的她,几乎可以说是王大娘子的翻版。正因如此,皇帝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一步步周密算计,沈皇后不仅无力反抗,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每次我阅读《知否》,都不禁对沈皇后的作为感到震惊。这位皇后,真可谓是个“神奇”的存在。
神奇之一:她在作为皇后的同时,却对恩怨无法清晰分辨,为自己和皇帝埋下了无数隐患。在沈皇后还是八王妃时,深受弟妹大邹氏的照拂,出于感恩,她甚至抬举邹家,特别是让自己的弟弟沈从兴迎娶小邹氏,并为她求得了五品宜人的职位。
沈皇后如此行事,表面上是在彰显自己不忘“恩情”,但实际上,她无视了沈从兴已经娶了英国公的嫡女张氏为正妻的事实。她此举,无疑是在给英国公脸上抹黑。而沈皇后的行为,也引发了她的妹妹小沈氏的不满。小沈氏初见明兰时便吐槽:“你是不是觉得沈家丢尽了脸?”显然,沈皇后无视了沈家的内部矛盾,天真地认为只要张氏和邹氏之间和谐相处,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却正是她对“恩”的偏执,最终让沈家兄妹的感恩变成了对邹家的深深怨恨。
神奇之二:为了宠爱亲妹妹,沈皇后竟然为妹妹抢了张氏的婚姻,险些引发朝堂的权力震荡。随着新帝登基,沈皇后迎来了权力的巅峰,她的兄妹身份也得到了提升,妹妹小沈氏到了婚嫁的年纪,沈皇后心疼她,于是为她挑选了忠敬侯郑家作为理想的婚配对象,郑家在京城贵族中一向口碑极佳,皇帝通过联姻来稳固自己的政权,这样的决定似乎再好不过。
然而,这段婚姻却剥夺了英国公嫡女张氏的婚姻。因为沈皇后之前就知道郑家和张家有过议亲,只是因为先皇过世才推迟了婚事。最终,张氏嫁给了郑家,却因小邹氏的插手,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早产身亡。
因沈家已经涉及国家政治事务,沈皇后必须为此事负责。为了平息这场风波,沈皇后跪在乾清宫门前请罪,试图把责任推给小邹氏,试图洗清自己在其中的过失。
神奇之三:沈皇后为宠爱弟弟,不惜破坏自己女儿的幸福。当小邹氏在沈家后宅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不尊重沈皇后的女儿——公主的身份时,沈皇后依然心疼自己的弟弟,想尽办法让女儿成婚。然而,小邹氏更是肆无忌惮地插手,要求公主像待正妻一样对待她,让公主对这位落魄的妾室深感屈辱。公主忍无可忍后闹了一场,然而小邹氏并没有因此收手,反而继续搅局。
为保护女儿的幸福,沈皇后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宫中的嬷嬷狠狠教训小邹氏,并决定为邹家姑娘赐婚,想方设法让她远离自己的家庭。
神奇之四:作为皇后,沈皇后将目光聚焦于后宫斗争,忽略了朝政,甚至在皇帝昏迷之际,仍然试图操控局面,险些导致皇家覆灭。在后宫中,唯一能与沈皇后一较高下的容妃,不仅容貌美丽,家世显赫,她的儿子也颇具才华。于是,两人之间常常发生争斗,而沈皇后对此并未加以警觉,甚至未能察觉容妃暗中对皇帝下毒。
幸好,皇帝早已识破阴谋,假装中毒,并暗中带走了两位皇子。然而,沈皇后并未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依然沉浸在悲痛中,无法作出有效的应对。若非皇帝有先见之明,皇后一家恐怕会彻底灭顶。
然而,沈皇后为何能够在宫斗中屹立不倒呢?她并非聪明能干的角色,但她拥有两样法宝,使她在后宫的尔虞我诈中稳坐后位。
法宝一:沈皇后与皇帝的艰辛婚姻。作为不受宠的八王爷,曾被发配到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沈皇后是唯一愿意与他结为夫妻的女子。两人的婚姻并不美满,生活拮据,甚至连求医问药都受到鄙视。但正是这种患难与共的情感,让皇帝无法对她心生怨恨,反而更加珍视她。
法宝二:沈皇后对皇帝的痴情。尽管沈皇后并不宽容和大度,但她却对皇帝拥有一颗至真至诚的心。皇帝昏迷时,沈皇后守在床前,痛哭流涕,宣誓与皇帝共度难关,这份真挚的感情,最终赢得了皇帝的青睐。
从沈皇后的种种行为来看,她虽愚笨,但却深谙利己之道。无论是抬举邹氏,还是抢走张氏的婚姻,甚至在面对小邹氏的威胁时,她始终没有丝毫动摇。尽管如此,沈皇后的坚韧与对皇帝的深情,仍然让她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