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文:19岁时爱上47岁教授,10年后丈夫去世,她终生未再嫁
廖静文,作为徐悲鸿的最后一任妻子,其名字与徐悲鸿紧密相连,几乎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在19岁时与徐悲鸿相识,并于23岁时步入婚姻殿堂。可惜,丈夫在她30岁时去世,之后的60多年,廖静文选择了独自一人生活,未再嫁人,直到去世,她始终在追忆与亡夫共度的时光。那么,是什么让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她和徐悲鸿之间的爱情,真的是如此深刻而感人吗?
廖静文于1923年诞生在湖南长沙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为她提供了尽可能好的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廖静文,便立下了要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杰出人物的志向。然而,身处动荡的时代,追寻理想的道路充满了重重困难。面对时代的压迫,廖静文不得不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1942年,廖静文离开家乡,前往广西准备就读大学。可她的旅途并不顺利,途中所在的火车遭遇了敌军的轰炸,不得不中途停运。即便她凭借艰难的努力终于抵达桂林,却发现报名时间已经过去。无奈之下,廖静文决定留在桂林寻找工作,暂时安定下来。
正当此时,廖静文在报纸上看到中央美术学院招聘图书馆管理员的广告。她决定报名应试,想通过这份工作为自己争取机会,稍后再继续考虑其他求学之路。面试时,廖静文表现得既从容又自信,展现了自己博学多才的一面,涵盖了诗词歌赋、美术鉴赏等诸多领域。作为主考官的徐悲鸿被她深深吸引,赞叹道:“小鬼,你懂的真不少!”尽管她并没有太大希望,毕竟有着40:1的录取比例,但她仍然心存侥幸。当她准备离开时,却意外地收到录取通知书,成绩优异,成功入选。
从此,廖静文一边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一边成为了徐悲鸿的学生。为了表达感谢,她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帮徐悲鸿整理画案。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接触,廖静文逐渐被徐悲鸿的艺术才华所吸引。
然而,徐悲鸿的婚姻生活却并不顺利。他与妻子蒋碧薇的感情早已名存实亡,两人长期分居,似乎并未有复合的迹象。廖静文感到困惑,忍不住询问徐悲鸿:“您为何要遗弃自己的妻子呢?”徐悲鸿坦言:“我们性格不合,兴趣不同。”事实上,徐悲鸿和蒋碧薇曾经也有过一段深厚的感情,只是由于徐悲鸿全身心投入到画作中,而蒋碧薇则停滞不前,两人逐渐产生了距离。更令婚姻关系恶化的是,蒋碧薇怀二胎时,徐悲鸿却与学生孙多慈发生了感情。蒋碧薇暴怒,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最终导致孙多慈与徐悲鸿分手。即便如此,蒋碧薇与徐悲鸿的关系并未修复,反而愈加破裂。
蒋碧薇的报复心态愈发明显,她与已婚的张道藩有了暧昧关系,进一步加剧了与徐悲鸿之间的裂痕。她曾在信中告诉张道藩:“若没有你,我也许活不下去。”情感上的困境使得徐悲鸿的心情十分低落。
有一晚,廖静文看到徐悲鸿在院子里独自徘徊,忧心忡忡,便披上大衣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我觉得您似乎有许多苦衷。”徐悲鸿叹了口气:“你不必关心我,只是心里难受,已经有8年没个家了。”廖静文递给他大衣,关切地说:“希望您能和妻子尽早和解。”徐悲鸿无奈地叹息:“已经不可能了。”
这一夜的交谈,让廖静文对徐悲鸿有了更多的同情与怜悯。她不忍心看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深陷个人生活的困扰,于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徐悲鸿生活起居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升温。虽然两人相差28岁,并且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婚姻并未完全解除,感情的发展依然面临重重阻力。
这些传言最终传到了蒋碧薇耳中,她愤怒至极,立即以合法妻子的身份,给廖静文的父亲和姐姐写信,指责廖静文插足婚姻,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廖静文的父亲和姐姐也纷纷写信劝阻她,“不学好,不要破坏别人家庭”。尽管如此,廖静文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她决定给徐悲鸿留下告别信:“如果四年后我们都未婚未嫁,或许可以考虑。”